观众在仔细倾听嘉宾的精彩演讲。本报记者许光明摄
中小企业对解决融资难求知若渴。本报记者吴铠峰摄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阵阵寒意,中小企业融资尤其是创业板何时推出的问题,成为企业界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在第七届中小企业融资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在国家刺激内需的计划推出之时,应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引导资金流向创新型和高就业的中小企业,目前正是推出创业板市场的较好时期。
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瓶颈
中小企业融资难,乍一听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用“沧桑感”三个字来形容中小企业融资论坛召开七届来的“变与未变”。原因是“没有变化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变化的是它更难。”
从直接融资来看,尽管深圳中小板已创立,但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仍不畅通。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黄明认为,中小企业找海外投资者私募投资,多年来的融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和上市公司融资市盈率差别非常大。
黄明直言,“在欧美市场,小企业私募融资和公开融资的差别远远没有那么大,也就是说中国中小企业要不融不到资,要不就是成本非常高。”
在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中,创业板被称为韩国经济的发动机,推动游戏产业和动漫产业蓬勃发展,成为韩国经济增长新的支柱。眼下,全球金融危机硝烟未散,资本市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呢?
“资本市场是当前破解经济困境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帮助中小企业过冬的一个重要措施。”深交所副总经理陈鸿桥认为,在这一场保经济增长战役当中,资本市场应该说不可或缺。
屠光绍表示,政府应该为中小企业融资搭好“四座桥”,包括信贷支持的桥、股权投资的桥、债券融资的桥、融资的桥。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董事长陈耀先亦认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还得靠资本市场,还得靠推出创业板。如果没有这条道路,还得走民营借贷的道路、民营资本的道路。
眼下,国家正在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这是否能让民企受益呢?原证监会主席、PECC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主席周道炯认为,我们拿4万亿、8万亿、10万亿刺激经济,要拿钱出去,创业板推出来不要花一分钱。当前推出创业板是适时的。
周道炯认为,这是国家出台的重大措施,创业板的推出是落实这个措施的表现。对于支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4万亿投资对中小企业来说,有可能会造成进一步的融资难,推出创业板和中小企业板可能是最好的对策。”
陈耀先认为,应付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应当积极把握有利机会,利用市场手段、市场办法来大力开展资金融资,解决好高就业高增长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这是我们免除金融海啸冲击的最好对策。
刘燕华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不断供给,将为中小型企业生产提供良好生机。
他认为,台湾地区采取的举措可以供我们借鉴。“9月份金融海啸之后,台湾召集各大银行,要求9月份开始,所有中小企业到期贷款自动延期半年。这招数缓解了很多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
刘纪鹏认为,美国的金融市场是泡沫过多,我们相反,是债券和资本市场的品种不足,解决了金融问题才能解决民间投资的启动,否则就充满风险。要研究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正如尚福林主席所说的“适时推出创业板,扩大股份报价系统试点,探索建立能够覆盖全国的统一监管下的场外交易市常”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除了主板、中小板,还要有创业板,下一步要衍生“新三板”和场外交易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