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两市震荡加剧,中小板、创业板分别下跌1.98%和2.46%。最终,上证指数收于2937.65点,上涨38.19点,涨幅1.32%,成交6391.91亿元;深成指收盘10067.28点,上涨37.45点,涨幅0.37%,成交4348.50亿元。
两市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仅国防军工、非银金融和银行板块收红,分别大涨8.36%、5.72%和2.80%,而建筑装饰、钢铁和建筑材料板块跌幅居前,跌幅分别达到3.64%、3.56%和3.36%。个股方面,两市终盘有370只上涨,286只平盘,2032只下跌,其中福建南纸、建设银行和航天通信等57只个股涨停,万泽股份、欧浦钢网和世联行等9家跌停。
上周五,两市成交突破万亿,股指震荡区间进一步加大。而这一波动主要来自几方面:
首先,本轮资金推动性行情中,我们一直认为境内资金比境外资金更重要。我们看到,本轮行情加速确认过程中,不乏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ETF基金申购量持续缩减、外汇占款持续走低,以及新兴市场资金流出等迹象。但两市成交额与股指的上涨却并没有被遏制。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实体经济的下滑和房地产业的高增长不再,A股市场在大类资产中的配置地位上升,引发境内增量资金加速进场,且新增资金在操作上具有“类游资”属性。这从融资融券余额的攀升、房地产抵押融资量的增加,以及近几日分级基金的火爆走势得到充分显现。这种“加杠杆”属性对于行情的助涨助跌作用明显,从而加剧了股指的波动,后续引发趋势逆转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许也在于此。
其次,不论是大金融板块的持续活跃,还是有色煤炭短期异动,市场的“二八格局”明显。这一风格对于量能的消耗较大,也与此前投资者已形成的炒新炒小的风格相悖。故一旦出现放量滞涨,将进一步引发离场情绪和盘面的波动。尤其是上周五两市量能突破万亿,但仅370只个股上涨,而其中又有超过15%的个股涨停,显示资金追逐标的集中度之高、情绪之疯狂。
此外,投资者预期过高也是我们一直提示的问题。
总体上看,这一轮行情的做多逻辑尚难以扭转,但短期个股风险在不断加剧。尤其在持续亢奋的情绪下,市场势必震荡加剧,而上方存在3000点的整数关位和2011年4月阶段性高点3067点的阻力。中长期,我们仍看好工业4.0背景下结构性产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并购重组和政策红利板块有望阶段性轮番表现,但要注意经济和市场表现进一步背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