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大阳线之后,技术上大盘乖离值发生偏离,需要一个修复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震荡的方式来完成的可能性很大。事实证明了笔者的这个判断是对的,而本周在这个修复完成之后,大盘继续上涨必将是大概率事件。只是我们现在正面临着年关,大小非解禁压力、资金结算压力还在不断影响大家的投资情绪,大多数机构的动作也若现异常谨慎,所以上涨速度和力度不会那么猛烈,它会呈现出徐徐上升的态势。
对于12月4日创下的1949点,不管市场把冠名以“建国底”也好、还是“玛雅底”也罢。笔者认为从性质上来讲,它已经具备中期以上级别底部的特征。这种认识不仅仅得到了历史价量关系统计规律的验证,而且也得到了资金面的支持,12月4日之前,我们发现市场的增量资金不断流入的痕迹很明显,这样的特征在今年A股的历史上是罕见的。特别是银行类股票,今年以来首次出现大量境外机构集中增持银行股的现象,这说明了A股市场估值见底已经成为了很多机构达成的共识。还有一点值得大家注意的是,一般而言,在轮行情走牛的时候,通常最先是估值上升,而后才是盈利预期上调;而在一轮行情走熊的时候,通常最先是估值下降,而后才是盈利预期下降;在熊末牛初的行情中的时候,通常是估值见底企稳回升,而盈利预期还在继续下降。当前我们A股市场正处于,估值水平已经见底企稳回升,机构对企业的盈利预期还在继续下降中。
就技术层面来看,一般而言,一波大C浪通常是要创新低,这似乎是一种共识。目前上证指数的月线,6124点到1664点可以看着是一种A浪的调整,而1664点到3478点可以看着是一种B浪的反弹,如果我们按照波浪理论来说,这个C浪是要破1664点创出新低的。为此,媒体上很多“砖家”、学者都提出本轮的调整是要跌到1664点以下的,看似很有逻辑。但笔者却不怎么认同,理由有二点:第一,上证指数的设置本身就存在缺陷,我们不能生套波浪理论。在上证指数中权重过度集中在银行保险和石油石化上,这样的指数很难反映出市场中真实的现状,使得波浪理论在A股市场中失真;第二,即使是在成熟的市场中,利用波浪理论,有时也有不创新低的时候,这个在道指中有先例。
所以笔者始终认为1949点是市场的中期大底已经很明确了。至于在后市中,大盘将会呈现什么样方式的上涨?笔者认为,不太可能像92年的386点、94年的325点以及99年519行情那样的V型反转。因为现在的市场不再是以前的“庄家时代”,而是基金、QFII、游资、大户和中小散户相互博弈的市场。再加上,现在有股指期货、融券等做空者的存在。所以,它只能是走像05年的998点和08年1664点那样的W底,或者像10年2319点那样螺旋式盘整上升。而笔者和我们国诚投资(微博)研发中心一致认为它极有可能走出的是1993年到1994年台湾加权指数类似的走势,如下图。当年台湾加权指数在1993年探底下降通道下轨后出强力反弹,一直反弹超过下降通道上轨时才出现回抽确认,之后盘旋上升。而如今我们的上证指数在3478点以来的下降通道下轨附近也出现了很强势的放量反弹走势。这与当年的台湾加权指数如出一辙,后面会不会突破上轨,出现回抽呢?我们拭目以待!
不管市场将以什么样的方式上涨,我们的操作策略必须明确。笔者在前期跟大家说过,在这个市场中你要想成为真正的赢家。你就必须处处要处于主动地位,处处要要领先于市场大多数人。在市场见底之前,要利用信息的力量,发掘事件驱动性机会先让自己抢先于市场,如前期的生态文明概念个股和城镇化概念个股;在市场出现见底迹象的时候,要对自己手中的重仓股进行一次全面的诊断,看看自己手中的重仓股十分具备市场偏好?是否能够帮助自己领跑市场?否则你就必须调仓换股,进行等量置换;在市场真正见底之后,就要重点布局“三超一低”具有率先起涨能力的个股,让自己在市场启动之后,领跑于市场,真正成为市场中的领跑者,成为最后的赢家。现在,我又要告诉大家,市场开始轮动,蓝筹估值修复已经觉醒,抄年报、抄高配送可以提前布局。这就是我们的策略,处处要领先于市场。
笔者始终坚信,在这个市场中,没有永远的输家,也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是看在这个市场中你是否做到策略领先!你是否做到化被动为主动!你是否跑在市场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