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援引微博传言称中央可能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而近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7月百城价格指数显示70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A股房地产企业股价在8月2日受到重挫。
北京市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陈志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商品房预售制度不可能取消,因为取消预售制度对购房人、开发商、银行三方均不利,同时也将增加政府调控难度,不利于实现房价合理回归的目标。
海通证券今日对此发表研报称,取消预售制度传闻晚间已被住建部澄清。由于板块异动,市场关于房产税、取消预售制度等传闻再次兴起。8月2号晚间住建部已经对取消预售制度等不实传闻进行澄清。取消预售将造成短期供应大幅减少,从逻辑上判断与当前政策意图背道而驰。市场对此消息的疯传和过度反应行为,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投资人当前信心不稳、情绪焦躁。
研报称,房价问题成为近期市场主要担忧。7月18日,国家统计局房价数据显示6月有25城市房价开始环比上涨。近期百城价格指数显示7月近70城市房价出现环比上涨,市场开始预期8月18日统计局房价数据出台后政策恐再度转向打压。房价上涨引发政策调控担忧是造成行业出现大幅回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报称,上半年房地产板块超额收益明显,半年报显示基金仓位较高。除涨价问题引发政策担忧外,上半年地产板块超额收益过高以及基金中报显示地产股在公募基金仓位配置中占比接近历史高点也是造成近期投资人纷纷套现获利的另一原因。
研报认为当前行业所处宏观环境与此前调控期有明显不同,预测当前政策更倾向于维持限购、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官员问责的同时,对部分不合理政策小修小补但不加码。
1)当前经济环境、行业特征与政策加码期有明显不同。经济恢复是政策转向打压的前提。回顾2009年政策从支持转向调控,当时GDP增速从6月底部期的6.6%,恢复到12月的12.1%。截至2012年6月,国内GDP增速仅为7.8%。当前经济形式远远谈不上乐观。此外,从土地购置这一最能反映开发商预期和行业景气度的直观指标看,当前土地市场并未走出下滑低谷。行业仍在底部恢复期。
2)政策小修小补但不加码。对于未来政策,研报认为坚持当前稳刚需取向同时,继续加强限购、差别化信贷政策和官员问责是后期着力点。不排除后期政府、银行适度收紧信贷优惠、限制房地产信托、从严执行“一房一价”制度和打击囤地,但以上政策力度较小,对行业不构成关键性打压。研报继续维持行业最困难时间已经过去的判断。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