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比较罕见的投资价值”——现在咀嚼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今年2月15日在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讲出的这句话,不少投资者可能会感到五味杂陈。
目前沪深300指数已连续4周收阳,本月已累计上涨171.26点,以地产和金融板块为代表的蓝筹股成为4月A股市场亮点所在。然而,此前郭树清不止一次提到蓝筹股的投资价值,但一开始却并未被投资者广泛认可。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发现,郭树清“力挺”蓝筹股不仅停留在言论上,证监会最近几个月出台的各项政策,已体现出周密筹划和步步为营的特点,从强制分红到退市制度,以及对市场炒作的监管。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孙翀认为,这些制度都在引导市场资金向蓝筹股流动。
金融地产飙升 主席判断成真
今年2月15日,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成立大会上,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目前A股估值水平“平均只有15倍左右的市盈率,其中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这意味即时投资的年收益率平均可以达到8%左右”。
一时间,“蓝筹股罕见的投资价值”、“年收益率8%”等关键词成为业内人士和媒体议论焦点。
但讲话第二天,蓝筹行情并未立即启动,同时有市场人士反驳称,郭主席8%的收益率计算存在问题,因为只有上市公司将每股收益全部用于分红时,年收益率才能达到8%,但事实上A股上市公司并不注重分红,即便是蓝筹股分红比例也不高,目前蓝筹股的分红比例能占到每股收益三分之一也就不错了。如此计算,蓝筹股的平均年收益率实际只有2.7%左右,低于一年期的银行存款利率。
郭主席随后在各种公开场合反复提醒投资者,炒新股和绩差股要小心,因为不确定性更强,只有经验较为丰富的投资者才适合风险较大的投资选择。同时,据证监会监测,今年一季度蓝筹股普遍上涨,非蓝筹股普遍下跌,二者之间的变化相差近12个百分点。
对投资者而言,更为直观的感受发生在4月,沪深300指数本月连续4周收阳,累计上涨171.26点,其中尤以地产、金融股为代表,地产指数本月上涨11%,金融指数涨13%,金融板块中又以券商股飙涨最为迅猛。如国海证券 (000750,收盘价24.65元)4月涨幅近50%,方正证券(601901,收盘价5.27元)、兴业证券(601377,收盘价12.07元)、国金证券(600109,收盘价13.68元)等月度涨幅都超过20%。
国金证券策略分析师孙翀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一轮蓝筹股上涨,除因本身估值偏低已具一定投资价值外,与监管层方面的引导也有很大关系。流向蓝筹股的资金仍以存量资金为主,部分机构投资者在股票资产的配置上开始转向。
其后的事实也证明,郭树清力挺蓝筹股并非只停留于口头,从其上任证监会主席开始,一直在为蓝筹股步步“谋划”,引导投资者将价值投资落实于行动。
力挺蓝筹第1步 要求分红
正如前述市场人士所说,蓝筹股分红比例不足每股收益三分之一,没有高比例的分红,又何谈对投资者实实在在回报?
郭树清上任后的首要措施就是出台了强制上市公司分红的措施。从新股发行开始,每家IPO公司必须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承诺上市后的分红方案,证监会表示将监督上市公司对分红方案的执行情况,证监会上市部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2008年至今,现金分红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和采掘业,监管部门对2011年分红已完成初步摸底,充分了解了上市公司分红披露情况,对于在公司章程中有明确规定且披露了具体权益分派计划,但最后没有履行分红义务的,监管部门将对这类公司进行监管约束。
在政策引导下,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超过75%的上市公司有分红,而“分红”也成为2011年年报行情的看点之一。深交所数据显示,2011年深交所共有1052家上市公司推出现金分红方案,占比超过73%,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现金分红覆盖面进一步提高,2011年平均股利支付率为29.19%。
不过,某上市公司董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最终是否分红还要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虽然我们每年都有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但并不表示这适合于每家公司”。但该董秘同时认为,不可否认的是,上市公司分红氛围是价值投资的重要条件。
力挺蓝筹第2步 打击炒作
今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有关于证券市场违规操作的惩罚案例公布,印证了郭树清的那句话:“对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市场违规行为零容忍”。
最新的案例是证监会查处宏盛科技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以及对三名自然人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况通报。另外,上交所和深交所发布消息,对新股上市首日盘中临时停牌制度进行了完善,规定股票上市首日,一旦盘中成交价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10%,或盘中换手率达到或超过50%,可以对其实施盘中临时停牌至下午2点57分。很显然,是为了抑制新股上市首日的市场炒作。
此外,在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11年年报期间,证监会提醒投资者“注意防范高送转概念炒作风险”,证监会表示,部分具有“高送转”概念的股票近期异常活跃,一些账户尤其是推出“高送转”的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所在地及存在关联关系的账户在年报发布前集中买入相关股票。针对该类异常交易行为,证监会已对其中涉嫌违规的公司行为及典型的异常交易账户立案调查,对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将予以严厉打击。
孙翀认为,政策面抑制新股炒作,监管市场概念股炒作,必将使得部分炒作资金流出并寻找更为安全的投资标的。
下一页:力挺蓝筹第3步 培育机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