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沪指震荡后向2536-2478点压力线进军
发布时间:2012/5/2 4:07:26
 
文章内容

  上周大盘先抑后扬,周K线在三连周阳之后收出阴十字星,表明大盘在进入2388点之上套牢密集区之后出现了休整。虽受创业板退市制度出台的影响,大盘前半周一度出现大震荡,而后受金融改革破题和两只沪深300ETF发行建仓的预期,大盘再度向上挺进到2388点之上套牢密集区,预期大盘在强势震荡并有效站稳半年线之后,将向前期高点2536-2478点下降压力线进军。

  基本面上,4月汇丰中国PMI预览指数升至49.1的两个月高点,意味着经济增速下滑趋于缓和,但产出和需求的增长步伐保持在一个历史低水平位,就业市场面临压力,这就要求决策层推出更多宽松政策。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结构改革,保持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这也表明“调结构、稳增长”已成为决策层的首要任务,而以高铁为代表的“铁公基”项目陆续复工,显示“微调预调”正在加速。

  从市场资金面来看,有三个有利因素:一是短期来看,沪深300ETF发行顺利,预计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两基金将带来500亿元左右的资金,有望在5月中上旬集中建仓,有助蓝筹股的活跃,最起码撬动板块轮动的因素依然存在。不过也要考虑剔除股票认购的比例,因为它们不会带来新多资金,估计不会超过180亿。二是中期来看,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有望年内在上海试点。试点将为上海带来年均约100亿元的保费增量,向全国铺开后,每年贡献的保费增量将超千亿。由于投资运作方面与企业年金可能相似,由此也会相应为股市带来可观的资金增量。三是中长期来看,人社部正抓紧制定全国基本养老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预示着养老金投资管理将步入常规化。

  总体上看,今年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一季度货币政策表现为“稳”,二季度将是“求进”。因此,二季度政策环境将会明显改善,三大看点分别是基建、货币和金改。我们认为,2400点以下市场可以仅靠预期上涨,而2400点以上则需要更多利好预期的兑现。当前经济处于“衰退”的后半期,增大了“经济降、政策松”可能性,决策层可能就当前货币、财政政策和一些行业政策等做出微调预调,降准等稳增长举措出台预期加大。

  技术面上,从时间之窗角度来看,自2007年10月6124点高点以来,到2008年10月1664低点为神奇数字13个月时间之窗开启,到2009年8月3478高点为23个月(与21月时间之窗有2个月误差),到2010年7月2319低点为神奇数字34个月时间之窗开启。下一费波纳奇神奇数字时间之窗55个月是今年4月,考虑1月误差,第二季度可能会形成重大的转折点,预期可能会形成本轮反弹行情的一个高点。目前中、长期均线如20、30、60、120日均线大多汇集在2350点,显示市场中期平均成本在2350点附近,将构成短中期下档的强支撑。而2478高点的形成明显受40周均线的反压,而40周均线作为中期行情的生命线将继续构成上档压力,目前该均线在2422点,将构成短期上档压力位。沪综指自2011年11月以来形成了大的三角形整理,2536-2478点下降趋势线为上沿,2132-2242点上升趋势线为下沿,大盘中期向上沿线进军的趋势不变。但能否有效向上突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而年线位将构成上档最强阻力。

  目前大盘仍处强势市道中,个股机会仍将层出不穷,投资者宜“轻大盘、重个股”,市场有望出现“蓝筹股搭台,成长股与题材股唱戏”的局面,预计决策层基于调结构目的进行的预调微调,将支持新兴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而以高铁为代表的“铁公基”陆续复工,将刺激基础设施行业及中西部股。策略上,可关注“确定性增长+真正成长股”,继续关注制度创新概念、券商、西部概念、涉矿概念、消费电子品、大消费等个股。

  (执业证书:S0160209060005)

(上海证券报)


相关文章
  • ·收评:沪指震荡涨1.31%冲击新高 银行股暴涨
  • ·沪指震荡上涨逾1% 电力股发力
  • ·午评:沪指震荡涨1.24% 券商板块领涨
  • ·沪指震荡翻红 钢铁股集体表现
  • ·沪指震荡走高涨0.75% 年线将收红十字星
  • ·券商地产领涨 沪指震荡走高涨逾1%
  • ·[图文]快讯:沪指震荡上扬 券商有色涨幅居前
  • ·[图文]午评:石油化工领涨两市 沪指震荡收高0.40%
  • ·金融尾盘杀跌沪指震荡收阴跌0.09% 后市谨慎
  • ·沪指震荡后向2536-2478点压力线进军
  • ·沪指震荡2350点 短线面临方向选择
  • ·[图文]帝法测市:沪指震荡走低 今日决定未来方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