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网上,公布着2009年到2011年该省种粮补贴发放的明细表。在这里可以看到每一个村、每一个农民种了多少亩地,领取了多少种粮补贴。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记者在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野鸡岗村的种粮补贴的发放表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该村的明细表上许多相同的名字,多次反复的出现。记者在野鸡岗村进行了实地调查。首先找到了一位名叫郑承梅的村民,郑承梅的小儿子名叫袁新喜常年在外打工,在野鸡岗村种粮补贴发放表上袁新喜的名字出现了多次。在他的名下,有两块耕地,面积有20多亩。
湖北省麻城市宋埠镇野鸡岗村村民郑承梅说,袁新喜不是户主,在村里也从来没有分过地。而统计表上显示郑承梅全家共有36亩承包地,2011年共领取种粮补贴3000多元。此外,郑承梅一家在统计表上登记的是36亩,可郑承梅一口咬定她家只有3亩多地,而且有土地承包证为证。从土地承包证上看,郑承梅家耕种的土地的确只有3亩6分5,不是36亩。对此,郑承梅不清楚,她就知道2011年他们家按照3亩6的标准,一共领取过500多块钱的种粮补贴,远不是统计表上登记的3000多元。央视记者走访了野鸡岗村的村干部,发现对于虚报耕地面积、冒领种粮补贴款这件事,村干部们不仅心知肚明,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