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2011年收官行情如何演绎 或再现超级机会
发布时间:2011/12/5 5:31:11
 
文章内容

《红周刊》特约记者 花荣

大盘趋势方面,沪市指数稍有反弹,一碰10日线就大跌,这是经典的逆反击走势,显示市场处于极度弱势中。

年底通常是机构结账期,弱势中这个阶段容易出现筹码集中股的跳水,12月很危险,明年元月更危险。这行情没什么办法,只有等待国际版开设后,才可能出现象样的机会。

市场在空头趋势下,光想靠口水就能救市是不现实的。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情况下,只有当大盘跌透后才能产生机会。

在12月份和明年1月份,每次反弹都是减仓机会。在这个两个月中,也许有一次比较大的连续下跌情况出现。希望今年沪市收盘指数能够保住2300点。

操作上,逢高减仓,逢低观望,暴跌抢反弹。同一阶段只做一个股票,主要目标是超跌反击股、即时题材股。

机会方面,随着年底上市公司重组事项披露密集期的到来,越来越多关于上市公司重组失败的信息开始浮出水面,投资者应理性看待年底重组概念股的炒作。

12月将走出漂亮的收官行情

《红周刊》特约作者 大连 金韶青

核心观点

■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是股市回暖的信号。

■欧债危机在12月可能出现根本性的缓解。

■12月上旬,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主基调可能将同时出台。

■内外环境将会比较有利于股市向上发展。

2011年A股几乎跌了一年,本周三国际板即将推出的传言让11月收出了一根大阴线,A股在12月能否走出漂亮的收官行情呢?笔者认为,在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背景下,月线很可能收出漂亮的大阳线。

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是股市回暖的信号。本周三,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说明通胀的形势已经基本缓解。12月9日是CPI数据出炉日,大部分机构预计11月的CPI将在5%以下,甚至不排除4.5%以下,CPI的回落将为货币政策的转向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只是货币政策转向的开始。近日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低于50的枯荣线标准,在通胀得到缓解的背景下,保增长已经成为目前的重点,货币政策的松动已经是大势所趋,而货币政策的放松将吸引长线资金进入A股市场。

欧债危机在12月可能出现根本性的缓解。本周三美联储及其他五大央行联合救市,联手把美元流动性互换利率下调50个基点,为欧洲银行注入流动性。另外,为根本性解决欧债危机,欧盟核心国家德国、法国提出了欧洲财政一体化的方案,并将在12月7~9日的欧盟领导人峰会上讨论。如果欧盟财政一体化的方案获得通过,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根本缓解欧债危机,国际金融市场将摆脱欧债的阴影。

欧盟这次重要的会议正好和国内11月经济数据公布日重叠,届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在12月上旬召开,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主基调将同时出台。保增长将成为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共同面对的主题,而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很可能是我国促进这轮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美国和欧洲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也可能在明年1月左右开始实施。

扩容方面,管理层对国际板近期出台消息已经辟谣,在前期汇金出手购银行股的2300点附近辟谣国际板推出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说明2300点基本已经成为政策底,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外环境将会比较有利于股市的向上发展。

12月应该是一个普涨的行情,但由于题材的不同,个股的涨幅会有所差别,建议重点关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的机会,12月至明年1月,将还有一批十二五规划出台,这类股票往往在向上行情中有很好的爆发力,可关注流通盘较小又有业绩和成长性支持的公司。另外,由于12月是机构传统的结账期,机构持股较多且本年度跌幅较大的品种也要格外关注,不排除其中出现主力机构大幅拉高的股票。

下一页:继续关注沪市支撑线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南方基金发布2011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 ·首批基金2011年年报亮相 211只基金合亏846亿
  • ·[公司]加加食品2011年净利1.6亿元 同比增逾两成
  • ·[公司]仁智油服2011年净利7191万元 同比增长19%
  • ·[公司]棒杰股份2011年净利4714万元 同比增长19%
  • ·[公司]佛慈制药2011年净利3056万元 同比降四成
  • ·2011年全国共8.32亿人参加新农合
  • ·英国调低2011年GDP增速至0.8%
  • ·顺网科技2011年净利6369万 同比增40%
  • ·欣旺达2011年净利8206万元 同比增30.9%
  • ·尔康制药2011年净利1.17亿 同比增77%
  • ·星辉车模2011年净利8114万 同比增45%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