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网民议公积金贷款“松绑” 谨防干扰楼市调控
发布时间:2011/11/9 17:29:32
 
文章内容

据报道,近日南京、宁波、常州等地对公积金贷款政策进行调整,或提高首套房贷款上限,或有限开放二套房贷款,或将原商业房贷转成公积金贷款。有网民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购房者减轻了购房压力。也有很多网民认为,给公积金贷款政策松绑有为楼市“托市”的嫌疑,应慎防一些地方以公积金“钱多”照顾“刚需”为由,干扰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

公积金“开闸放水”可缓解购房者压力

署名“韩雷”的博文认为,限购令在全面推广之后,一方面已经显现较明显的效果,近期一线城市房价开始出现下跌;另一方面则使一些刚性需求受到了遏制,而对“刚需”的遏制如不减压,有可能会引起其他不好的效果。二三线城市放松公积金贷款,虽然有地方政府减缓房地产市场过冷的意图,但确实对有居住和改善住房需求的家庭更加公平一些。部分地区给公积金松绑,不应仅从房地产的角度看待,还应从保值增值和提高使用效率的角度看待,这样才能在进行调控的同时,减小“刚需”购房者的压力,让调控的节奏感更强。

署名“谢逸枫”的博文认为,公积金贷款政策松绑主要是地方政府扛不住,其次是属于市场行为,如南京公积金保有量已经足够支撑从20万/人恢复到30万/人。而受“银根”紧缩的影响,“刚需”人群置业受到极大的抑制。最后是这一举措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低收入家庭置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另外是减少限购政策对刚性需求和改善需求的政策负面影响,鼓励和支持刚性需求和改善需求的购房者解决住房问题。

楼市调控成果显现

“真正的投机客,在炒房中,肯定没有多少是用公积金去炒作的,所以关注民生的政府,此次开禁公积金贷款,实属是明智的亲民之举。公积金此时松动,肯定不是政府变相救市而是给‘刚需’活路。”署名“吕谏”的博客文章认为。

署名为“洪维”的博文认为,住房公积金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具有互助性的住房保障制度,有责任的房地产开发商应当肩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办理公积金贷款手续。并且由于公积金贷款具有贷款利率较低的优点,具有较高的吸引力,在目前相对低迷的楼市中实际也是一种很好的促销手段。银行收紧钱袋子,首套房利率全面提高无疑误伤“刚需”,公积金此时松绑意味深长,政府活跃楼市的举措,三方共赢:开发商、买房人、政府。此政策预计还将发酵,引发其他城市跟进。

应坚定楼市调控决心

“贷款额度提高10万20万,在目前房价依然高企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买不起房。”网民“金陵小子”坦言,政府提高了公积金贷款额度,但他仍然没有购房计划,还想再观望一段时间。

“吴其伦“赤脚白领”等网民认为,公积金“开闸放水”并非一定要流向楼市,大可进入其他投资领域获得保值增值的效果,在房地产深度调整期松绑公积金贷款政策,表明货币收紧政策开始变相放松,不利于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政策执行,甚至导致房价因购房需求而上涨,出现报复性反弹的恶性循环。

还有网友表示,公众对于房地产政策的持续关注源于高房价下的民生焦虑。从客观上讲,近期关于各地企图放松楼市调控的消息较多,南京市近日又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不免引发舆论的猜想。长期以来,房地产市场与地方政府的G D P紧密相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出台后,楼市遇冷,G D P数字不好看,地方政府有本能的“救市”冲动,希望能够继续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让房地产价格回归公众可以承受的理性区间。


相关文章
  • ·两会网上调查显示投资者最关注楼市调控股市新政
  • ·调查显示投资者最关注楼市调控和股市新政
  • ·网民议公积金贷款“松绑” 谨防干扰楼市调控
  • ·楼市调控力度不减 两部委联查八城市二套房贷
  • ·任志强:本轮楼市调控让房价跌三四成是做梦
  • ·北京楼市调控效果已显现 整体房价已向下松动
  •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坚持楼市调控力度不放松
  • ·人民日报:楼市调控到关键时期 政策将进行到底
  • ·楼市调控需有基础数据 房产市场信息要透明
  • ·[图文]GDP和CPI增速双降 楼市调控暂未影响经济
  • ·楼市调控仍在持续 未来一年房价下跌10%-20%
  • ·国土部:土地参与楼市调控政策不变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