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周A股市场热点频现,物联网行业“十二五”规划即将发布的信息,令该板块又一次成为弄潮儿。短短半个月时间,该板块内多只个股涨幅惊人,老牌物联网概念股如
远望谷(002161,收盘价19.41元)、新大陆(000997,收盘价14.90元)、东信和平(002017,收盘价15.12元)、恒宝股份(002104,收盘价11.69元)涨幅均在20%~40%之间。而在本轮行情中新涌现出的龙头达华智能(002512,收盘价21.00元),其二级市场的股价更是一口气从14元左右冲至最新的21元。
《每日经济新闻(微博)》记者从业内了解到,点燃市场本轮行情的政策预期还会持续加深,行业内公司也面临着由概念转向获得实质性业绩贡献的机遇。接下来关注点可放至近场支付、食品溯源等在技术上已可行、商用也有一定规模的细分领域公司上。
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10月24日,大盘触底2307点,至今两周时间反弹已接近10%。而在这两周时间里A股迎来了久违的 “吃饭行情”,市场热点频频涌现,物联网概念在其中表现出色。从11月4日A股最新收盘情况看来,远望谷、新大陆两只老牌物联网概念股两周以来区间涨幅分别达到21%和26%,东信和平、恒宝股份、大唐电信(600198,收盘价11.86元)这三只市场眼中的RFID(射频识别)射频技术卡商涨幅分别是34%、23%、17%。
不过,板块内表现最耀眼的还是达华智能,这家中小板公司主打产品为应用RFID技术的IC卡,因2010年才上市,所以在前几次围绕物联网题材的炒作中并未受到太多关注。伴随公司对外投资的展开,达华智能本周走出两个涨停,10月24日至今股价从14元附近飙升到最新的21元,上涨幅度达到50%。
如市场人士所言,本次物联网板块行情是由政策利好因素激发的。今年8月底从工信部科技司方面传出消息称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正在进入专家论证阶段,预计9月份召开部长办公会讨论;这项预期在最近两周被进一步强化。业内人士透露,10月25日的行业论坛传出消息,市场期待已久的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已提交部长办公会议讨论,将在不久后正式对外发布;一周之后国家物联网规划编制组成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卜凡金在另一个行业论坛上表示,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有望在近日内发布。
而据目前已释放出的信息,物联网“十二五”规划指出了未来重点发展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农业、交通、物流等方面,但还尚未有关于产业发展规模的具体数字。不过在10月下旬,于无锡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我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叶甜春就表示,发改委和工信部已对产业整体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到2020年将有3.86万亿元的资金用于推动物联网产业化;整个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达到5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30%。
后续政策效应有望叠加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发表题为 《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讲话中物联网被列入战略新兴产业,这个新名词由此进入大众视线。不过,自那之后两年来,行业虽然发展迅速,下游客户如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在极力推广相关应用,但至今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规模效应。
而此次即将发布的行业 “十二五”规划,被业内视为可催生产业由概念转向实质商用契机出现的重要文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除早前各地方政府相继制定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扶持计划外,今年以来,中央部委层面对物联网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强,行业“十二五”规划并不会是政策效应的结束。“(物联网)‘十二五’规划这个纲领性的文件发布后,更多配套措施、实施细则预计也将陆续对外公布。”11月4日,方正证券研究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作出了上述表示。
今年5月,工信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 《关于做好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表示今年的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将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及重点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同时展开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和推广,这一事项目前已经陆续落实,卫士通(002268,收盘价18.70元)等上市公司已在近日收到这笔资金。
而后续可能来自财政部的扶持政策或许还不止这一桩。财政部网站在9月刊登财了政部企业司司长刘玉廷的署名文章,其认为应支持物联网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未来除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物联网核心技术外,也要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风险投资基金、私募基金等各类社会资金朝着物联网集聚。
此外,由于物联网具体应用领域广泛,涉及通信、交通、食品、金融、智能家居等多个行业,针对具体应用领域的要求和规划也不尽相同。目前,食品溯源方面,商务部在11月1日发布的《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快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是,“十二五”期末完成对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溯源体系覆盖。
对于可以预见的配套政策,业内研究员指出,市场后续关注点可放到应用RFID技术的近场支付、食品溯源、视频安防等已在技术上可行,并且有一定规模商用基础的产业链公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