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入门股票心得
 
 
救赎研究从远离拉票开始
发布时间:2011/11/5 14:57:06
 
文章内容

救赎研究从远离拉票开始

证券时报记者 黄兆隆


  日前,某家媒体的卖方研究评选活动已经结束,期间给笔者留下更深印象的,莫过于评选期间线下线上的活跃气氛。而业内人士经常调侃的莫过于评选期间的“两多”:一是消息多,二是拉票的多。

  原本只有牛市到来时利好消息才满天飞,如今在拉票期间也变成如此。例如,某某公司进行了收购、某某公司股票有大量机构资金在运作。同时,因为需要拉票,网上不怎么爱和媒体搭话的券商研究员们也忽然热情起来。以前记者采访的时候,常常没有人回应,现在只要开个话题,马上就会得到热情的响应。原因是什么?券商研究员到了主动展示魅力、体现能力的时候。

  “多照顾啊!兄弟在这边做,不容易啊!”“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请支持某某,帮忙投一票吧。”这都是记者经常听到的。此外,被约的饭局多了,研究员推荐来的股票似乎也很靠谱。

  为什么研究员如此热衷拉票?其实,研究员拉票最为现实的好处在于,若能挤入排名前三,显然有利于其将来谋取高薪或者更好的职位,于是就催生了“拉票季”。当然,由此也产生了更多的故事和传闻,比如今年9月份光大证券邀请基金公司观赏T台女模特内衣秀。此外,中金公司在上海黄浦江举办游艇会,中信证券向投票机构派发名表等诸多故事也颇让坊间兴奋不已。

  金融行业娱乐化已经不是笑谈,而是事实了。而评选期间的指数走势似乎也迎合了研究员的需要,该涨的涨,该跌的只是横盘。

  在资产泡沫膨胀最快的这些年里,多少研究员们因为“不谙风情”,而从来没有入围过获奖名单;多少研究员们因不会引用诗词制作研究报告标题,也始终未能入选这场娱乐盛宴。

  平和的心态与宽松的舆论环境对于资本市场研究来说,是何等重要。巴菲特窝在奥马哈小镇上,成为世界首富,不闻窗外事并坚守自己简单的投资原则。其实,任何长久的成功都是殊途同归的,独立思考者需要被给予更多的空间。比如,科学家和作家需更多的自由,以获取更多的成就。但在证券业内,研究员排名、基金内部给研究员和研究员助理打分的诸多机制,正在不断摧残着行业的生命力。

  垄断的牌照制度成为了中国基金、券商业高利润的源泉,而高起薪也吸引了无数校园内的有志青年不断投入到证券业里来,但他们快乐吗?回答否定的居多。无休止的加班,定量的报告,都成为新入行年轻人们的噩梦。

  对于券商研究员而言,救赎之路是否能从远离喧嚣的拉票季开始?我们将拭目以待。

  (《证券时报》 黄兆隆)


相关文章
  • ·[图文]救赎研究从远离拉票开始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