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低,又创新低了!上周的上涨,一度让投资者充满期待的2318点,现在回头来看,一切不过都是浮云而已。回顾九月底的周刊,在展望十月行情,虽然我们分析得出了:“节后行情有望迎来小幅反弹,可长期来讲,六大负面因素没有完全好转的迹象,所以十月末市场重归调整也是大概率事件”的判断,在心理上也做好了月末市场重归调整的准备,但市场表现如此之差显然还是超乎了大多数的预期。当然绝不是市场错了,市场永远不会有错,只能说明市场有更多的的负面因素我们并没有考虑到位。如果说前期分析的六大负面因素将在中长期影响市场难以好转,那么最近市场所呈现出来的一个个陷阱,则是导致反弹行情迅速终结并重归调整的元凶。
反弹遭遇五重陷阱,市场提前滑铁卢
1、“中国水电”陷阱---市场圈钱犹如洪水猛兽
迄今为止,年内最大的IPO项目本周终于完成了最后一跳,周二在上海市场顺利挂牌交易,一个完全民心背向的新股,中国水电上市首日的表现确实可用惊艳来形容,38%的盘中涨幅一度让不少没有申购的投资者捶胸擂足。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就算一代君王也难免下台的民命,更何况是只个股,周三中国水电的表现终于让其原形毕露,盘中一度逼近跌停板,周四更是一举破发,想起其招股说明书中“任何怀疑发行人是纯粹‘圈钱’的投资者,应避免参与申购”如此嚣张的表态,回头来看,中国水电上市的走势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陷阱,避免参与申购才是正确的选择。
要说中国水电给市场留下的陷阱如此而已倒也罢了,关键是中国水电的上市再度触动了投资者对圈钱行为最原始的恐慌:中国水电上市了,也就意味陕西煤业跟中交股份的上市发行就不远了,历史经验来看,一般新股过会后2个月左右便会安排发行上市,那么八月底过会的陕西煤业很可能于11月启动上市,九月底过会的中交股份最晚也将于12月份正式发行上市,新华人寿近期对于上市也是蠢蠢欲动,这还不算上发行速度丝毫没有减慢的广大中小板跟创业板个股;而除了新股发行圈钱之外,上市公司增发再融资也毫不手软,单以银行股为例,建设银行获发800亿次级债,中信银行获发300亿债券,工行拟发700亿次级债,交行可能发550亿次级债,招行获准配股350亿元,北京银行将定增118亿元,农行和中行则刚发了820亿次级债。举目望去,各路“神仙”对市场的圈钱抽血毫不亚于洪水猛兽,所以中国水电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水电,而是市场永无止境的抽血行为,如此市场不恐慌才是怪事。
2、“世联地产”陷阱---业绩地雷不一而足
要说近期谁跌的最凶,世联地产绝对可以排上号,国庆节后连续大跌,其中还有几乎两个跌停板,短短半个月股价就从18掉到13四,转眼间1/4的市值灰飞烟灭。世联地产的下跌的亏不亏?自然一点也不亏,股价下跌的直接诱因正是源于业绩的突然变脸,12日世联地产所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现实,前三个季度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0% - 5%,而就在两个月前的8月25 日,世联地产还在中报中预测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为0%-30%。想世联地产这样因为业绩陷阱而造成股价大跌的现象并非个例,一汽富维,业绩快报现实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17.57%,节后股价跌幅更是接近三成、20号公布三季报的英威腾预告全年公司业绩可能出现20%的下滑,直接导致当天股价的跌停,短短几天股价便从44元直接跌落至32元,另外还有金亚科技、张化机、华芳纺织等一大批个股,都因为业绩地雷而造成股价的大幅下跌。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从已发布三季报或预告的公司来看,接近七成公司报喜,但这难以掩盖业绩增长的尴尬,以中小板为例,620家已上市的中小板公司中,有600家已经发布了三季报或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近200家中小板企业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要低于今年上半年,整体加权净利润增速均值约为5.6%,而一季度该数据为29.13%,中报数据为19.44%,这说明中小板公司业绩已经出现了持续的下滑,并且三季度相对二季度的下滑幅度明显要大于二季度相对一季度的下滑幅度。由此看来上市公司三季报继续下滑无可避免,这就必然会有更多的公司出现业绩陷阱,而这种陷阱无疑会对相关公司股价造成重大冲击甚至影响整个市场的信心。
3、“九安医疗”陷进---大股东减持不计后果
当长江电力、宝钢股份等纷纷发布大股东增持的公告后,曾经也一度引发产业资本进而引发市场对底部的美好瞎想,可事实是产业资本的增持远远比不上大股东的减持。九月份来看,共有64家上市公司被增持,合计增持金额为28.84亿元,然而最近三个月,两市共有近300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进行了减持,累计减持市值高达230亿,平均每月有近100家公司的大股东发生近70亿元的减持,远超过增持的数额。比较典型的如中泰化学,最近三个月大股东密集进行了13次交易,累计减持市值接近14亿元,滨江集团大股东减持市值也在12亿元以上,而上市刚满一年的中小板个股康得新,大股东便在三个月来进行了4次交易,累计减持了6.48亿元。
大股东如此不计后果的减持自然就会成为股价下跌另外一大陷阱,而这一陷阱近期在九安医疗身上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10月18日公司发布大股东龙天集团减持802万股的消息后,短短四个交易日,股价跌幅便超过了20%。当然大股东减持并不稀奇,毕竟只有将股票减持变现后才能享受创业乃至苦心经营带来的财富,可股市跌的如此之惨而大股东减持如此之凶,特别像九安医疗这种刚过限售期便急不可耐的卖出就着实让人费解,要不就是大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不看好,要么就是上市公司资金极为匮乏,或许还有其他原因,但不论何种原因,大股东减持已然成为股价上涨难以逾越的一道陷阱。
4、“宁波银行”陷阱---伤口撒盐弱势之中券商掀起降级潮
报喜不报忧,是孝顺儿女面对父母时最普遍现象,可这种现象在券商的研究报告中也极其普遍,翻看之前的研报,国内上市公司情况几乎全部歌舞升平,一片欣欣向荣,当然问题出在哪,前期媒体已经深度讨论过了,潜规则也好利益也罢,我们不去深究。问题是市场大幅下跌过后,最近各大券商却一改前期做法,纷纷掀起了对上市公司的降级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8日,近一个月券商共针对158只股票179次下调评级,而评级上调的股票仅有114家共127次。其中银行股成为重灾区,工中建交、浦发、兴业、中信、光大、宁波等九家上市银行均有被下调评级,宁波银行更是一个月内遭4家评级机构下调评级。
毋庸置疑,评级下调是对的,过去券商一味唱多的做法显然值得质疑,关键是,为什么会在市场跌到2500点下方才开始下调评级,之前都干什么去了?或许经过前期媒体的广泛质疑后突然醒悟过来了,或许是随波逐流哗众取宠,但不管如何,弱势之下大规模下调投资评级显然会加剧市场的恐慌,无异于伤口撒盐,在股价的上涨之路上再度挖掘了一个深深的陷阱。
5、“汇金增持”陷阱---国家队非神仙,救市组合拳也未如期而来
要说近期最令投资者兴奋的事情之一莫过于节后的汇金出手增持,因为汇金出手增持至少可以给市场带来两个遐想。首先是汇金代表国家队,拥有最强大的实力,国家队出手无疑就能扭转当前的弱势,可汇金给大家挖的陷阱是:纵使手握重金,可出手增持却尽显节俭,四大行合计买入金额不过1.97亿元而已,仅与长江电力大股东增持的力度相当而已。而另外一个事实可能更能说明问题,无所不能的社保基金今年5月传出百亿资金大抄底的火热新闻,结果社保基金抄在了半山腰,之后市场又跌了5个月,9月份社保基金再度出手抄底,如今也是全盘被套。这就说明国家队并非神仙,更何况还是位吝啬的神仙。
另外,由于汇金所特殊的国家队背景,也让许多投资者不禁联想到政策的救市。而对于政策的救市,在上期周刊中同样分析过,无论08年的1664点、还是05年的998点、甚至02年的624点,从史上屡次政策救市中我们可以找到的共同结论救市:其一有了救市行为并不意味市场底部的到来,有时救市过后市场甚至还会迎来惨烈的最后一跌;其二救市效果真正发挥绝非一蹴而就,往往需要多个政策组合拳叠加共同发力。惨烈的下跌已然开始了,但是不是最后一跌,还得看后市能否有组合的救市政策出台,比如新股发行速度放缓甚至暂停发行、比如货币政策定向宽松甚至下调查看准备金率等,否则寄希望于政策救市也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