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呈现井喷 资金链紧张为主因
发布时间:2011/10/13 22:32:34
 
文章内容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开始出现井喷。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从2011年9月1日截止到10月12日,沪深两市共有148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对外担保的公告共217份,以此计算,平均每天都有5份担保公告。

而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止到2011年6月30日中报结束,深、沪两市有845家上市公司涉及对外担保事项,对外担保总额达到1224.26亿元,与2010年年报相比,对外担保总额上升了13.66亿元。

随着近日温州借贷危机问题愈演愈烈,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问题也逐渐引发市场的关注。一旦担保出现问题,上市公司必会因此受到牵连而遭受一定的损失。上市公司陷入困境的话,那么投资者的利益也将不复存在。

对外担保呈现井喷

根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从9月1日开始截止到10月12日,沪市共有52家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深市共有96家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其中,中小板有57家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占比达59%。

从公告来看,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情况来看,为控股子公司担保的情况居多,此外,还有部分为关联方和大股东提供对外担保的。

其中,一个月内,香溢融通三次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永泰能源两次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贵州百灵和西部材料也多次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新湖中宝与绿城中国先后两次互相提供担保。

此外,对外担保事项次数超过70次的共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比亚迪的对外担保次数最多,达到101次,总计担保金额达到7.1072亿元,占当年度净资产比例高达78.8%。而它的担保绝大部分都是上市之前签署的,众合机电的担保次数也达到101次,总计担保金额达到1.6017亿元,占当年度净资产比例达到63.1%;景兴纸业的担保次数达到81次,总计担保金额达到2.0386亿元,占净资产比例达到76.1%。

中央财经大学景小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井喷可能和贷款难有关系,特别是中小企业,银行要求增加担保提高了贷款门槛。而近段时间对外担保出现井喷,也说明这些中小企业比较需要资金。

温州借贷危机引发担保之忧

上市公司因为对外担保过多而导致公司陷入困境的并不少见。

2004年,啤酒花净资产不到6亿元,对外担保却超过18亿元,让公司遭受了巨大的损失;ST金城由于为金城造纸贷款担保涉诉计提了1.57亿元的预计负债,戴上了ST的帽子,今年4月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ST磁卡去年诉讼不断,均是来自多年前对海卡公司、中贸源等几家公司提供的几笔担保。

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国民营经济之都”的温州借贷危机导致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让业内唏嘘不已。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市场对上市公司颇为频繁的对外担保的担忧。

央行温州支行今年7月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其中,规模高达1100亿元。

随后人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副行长周松山澄清,表示该数据是基于对本身就有民间借贷的家庭发出的调查,而并非针对全市调查,因此该数据存在误读。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温州民间融资出现问题后,担保公司也处于歇业和半歇业状态。

而温州借贷危机问题出现后,很多市场人士开始担忧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过多的问题。

统计显示,浙江上市公司2011年中报期末对外担保额共计3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在全国范围内居第5位,排在北京、上海、广东、深圳之后,紧随其后的是江苏、湖北。

而实际上,今年以来,委托贷款逾期或者展期的比例也在增加。

据了解,香溢融通有多笔委托贷款被迫延期。2010年3月31日,公司将5000万元、3000万元、3000万元分别贷款给宏业建设、台州宏业混凝土、临海宏业混凝土,期限均为1年,利率均为月利率12.5%。。2011年3月28日,香溢融通表示,经协商上述委托贷款均展期六个月,利率不变。

有业内人士指出,委托贷款到期后逾期或者展期,有可能是贷款企业还款能力出现了问题。对上市公司而言,对外担保太多一般不是什么好事。上市公司的担保责任和连带赔偿责任一般无可逃脱,若担保链中某一家企业或某些企业发生经营问题和财务危机,很可能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殃及关联企业,导致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整体陷入困境。

景小勇表示,上市公司对外担保频发,好的方面可能会使更多的企业能够获得宝贵的信贷资金,不好的方面如果其中有企业因故不能按时还款,将会带来连锁反应,甚至会把好的企业拖垮。


相关文章
  • ·[图文]涉62家上市公司 中央巡视20央企防“黑天鹅”
  • ·[图文]上市公司“玩票”互联网金融 风险剑高悬
  • ·[图文]利益勾连必须说清 上交所剑指“PE+上市公司”...
  • ·[图文]“PE+上市公司”投资模式被纳入监管重点
  • ·[图文]华茂股份等多家深市上市公司遭监管关注
  • ·[图文]五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整合 合肥市国资改革提速
  • ·[图文]证监会:加强对“PE+上市公司”模式监管力度
  • ·多家上市公司遭遇限气 沧州大化股价跌停
  • ·QFII入驻155家上市公司 持仓市值降至443亿
  • ·液氯价格连续拉涨 多家上市公司笑纳
  • ·A股上市公司净利超万亿 前十公司占一半
  • ·上市公司披露年报密集期 如何规避市盈率雷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