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A股核心动力 建仓瞄准两大主线
在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以及11月经济数据的公布之后,市场此前关于经济增长、通胀以及货币政策走向的各种不确定性短期得到了释放。
通胀数据符合预期,短期市场担忧石头落地11月CPI达到了5.1%的高点,较上月上涨0.7%。通胀在11月份的继续上行是基本符合我们此前的预期。月初,我们测算的11月份CPI预期数据即为5.1%。同时,从统计局公布的11月下旬的50个大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来看,蔬菜价格较前期有较大幅度下跌,大白菜、芹菜跌幅超过10%。我们预计CPI在12月将回落到4.5%左右。
工业增加值回升,季度内复苏确定在实体经济方面,11月的工业增加值以及PMI的上升使经济复苏在季度内实现变得确定。
11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为13.3%,较上月上涨0.2%;制造业PMI由上月的54.7上涨到55.2。向好的经济数据所反映的经济内生性复苏在一定程度上为市场的上涨提供了短期的支撑。
美元、大宗商品走势支持资源板块上涨随着前期国际外汇市场因朝韩战争及欧洲爱尔兰债务危机引发的紧张情绪逐步缓解,加之在全球经济复苏展开的背景下,美国的复苏脚步踟蹰不前,美元重回走弱。基于美元与大宗商品的反向走势,国际大宗商品在重回走高。国内资本市场上,有色金属与采掘前期已深幅下调,本已存在回调的内力,而是在等待一个触发点。在各种预期随着经济数据的公布及存款准备金的上调变得确定以后,周一资源相关板块的上涨动能也就得到了释放。
2.中期不确定因素尚存
紧缩货币调通胀的风险,关于CPI的中期走势,从价格指数的领先指标PMI购进价格指数来看,11月已超过70,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仍然存在上行风险,其向CPI的传导会逐渐显现。加之实体经济的复苏本身也是对通胀的贡献,未来通胀走势因央行在加息政策上犹豫不决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紧缩货币政策的风险难讲已经消除。
新增信贷超额,预计年底政策收紧在流动性上,最新公布11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信贷5640亿,累计1月至11月份信贷总量已达到7.455万亿。全年新增信贷总额超过7.5万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信贷投放额度消耗待尽的形势下,12月的信贷投放预计将有所收紧。
货币市场流动性存分歧对于流动性的观测,货币市场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观测市场。从不同期限的SHIBOR利率走势来看,存在较大分歧。在隔夜拆借利率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其它期限的利率走势不同。这反映了,货币市场对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尚未达成一致预期。随着新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0日实行,货币价格走高的可能性较大。基于流动性的考虑,后市震荡概率较大。
对于流动性,我们需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实体企业在年度对于营运资金的回收,这同样装饰对于A股市场的运行可能会带来一定压制。
中周期核心动力:制造业逆转
中周期动力的核心来源在于制造业的逆转,充分、必要、基础及关键因素都已经具备。
配置观点:基于符合预期的经济数据,短期内市场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
在市场配置上沿着两条主线:
1)确定性的库存周期配置(与上期依然保持一致,季节调整):重点超配的行业包括:整体行业数据调整充分的汽车及其延伸到零配件行业;同时具有季节性因素和行业见底的化工行业(集中于化纤和基础化工);基本面持续改善的家电;
2)基于PMI的经济活力的资产配置,这在我们每月初的PMI配置报告中详细介绍;
3)基于在这种短中期经济出现不同的不确定性,确定性的行业值得优先配置,则我们认为:制造业中的设备类及材料类投资尤其是工业机械行业及建筑建材等行业可持续配置;同时,我们对1-2个季度内的中小板行业依然维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