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热点聚焦热点聚焦
分类导航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建行登陆 对A股影响几何(2)
发布时间:2007/9/25 10:15:08
 
文章内容

———从建行回归A股说起 
  ⊙吴念鲁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大型银行是我国金融的主体。两年前,建行在香港成功上市,开创了国有商业银行在海外上市的先河。目前,工行、中行、交行都先后在境内外上市,农行股改也已启动。在全球上市银行市值前十大排名中,我国工行、中行、建行占据三席。应该说,经过三年改革的洗礼,我国大型银行体制已发生脱胎换骨的根本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国有大型银行拥有了清晰的市场目标约束,健全了公司治理要素、完善了风险控制、推进了业务结构调整等。以建行为例,其提出在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银行、率先在国内建立垂直管理体系、不断推进业务创新和结构调整,率先推行股权激励机制改革、积极贯彻客户服务至上理念和承担社会责任等,即是很好的证明。

  此番建行回归,其A股最终定价为6.45元,较之中行A股的3.08元,工行A股的3.12元的发行价,已经翻了一倍有余,表明市场对国有大型银行价值已足够认可。

  建行回归一方面可为其自身建立起境内外融资平台,开拓更多的发展空间,为内地居民提供优质蓝筹,另一方面,其也在分散权重股成份,增加银行股份额的同时,将对市场起到稳定作用,为市场注入“有效价值”,有助于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行回归正当其时。建行的回归也标志着我国的国有大型银行改革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放眼未来,我国大型银行改革仍任重道远,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机制性和进一步发展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司治理制衡机制有待加强。近年来,大型银行通过股改上市,建立了“三会一层”(即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和高管层)的现代公司治理形式结构。但总体讲仍处在形似,而没有进入到神似的阶段。“三会一层”的制衡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相互协调和制衡等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二是内控机制有待完善。由于信息系统建设与国际一流大银行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业务流程和层级组织的改造没有完成,各部门之间的管理错位,都极大地限制了内控机制有效发挥作用。最近大型银行投资美国次级债所出现的问题值得深思。

  三是核心竞争力有待提升。核心竞争力即企业的综合实力,要提高竞争力,关键在于银行业的创新能力。近年来,大型银行推出的创新产品数量不少,但自主品牌创新产品不多,服务创新也不能跟上。

  四是信息系统建设滞后。几家大型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的局面如果不能迅速调整和改变,必将制约迈向一流国际银行的步伐。

  五是企业文化有待发扬。大型银行需考虑如何发挥自身的传统企业文化,建设和提升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只有本着“以人为本”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的决心,带动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本质内涵的认同,信奉和实践,才正实现员工自我价值和企业价值取向相一致。

  六是依法合规必须坚持。在上市的大型银行在以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下,可能会忽视有关的规章制度,打擦边球或心存侥幸,特别在内控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会对银行自身乃至国家经济秩序造成损失或起到负面影响。

  (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博士生导师)

    两年香江行建行缔造国有银行改革范本

  两年弹指一挥间。昔日赴港上市,担当四大国有银行改革先锋的中国建设银行,今日正式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实现与工行、中行在内地资本市场的会师。这家当年创下全球最大IPO、目前已位列中国第二大的银行,此次A股回归再现当年备受追捧的热景,以580.5亿元的融资额刷新内地IPO的纪录。 

  在一项又一项纪录的背后,则是建行从一家传统国有金融企业到一家公众公司、“世界前十大银行”和“亚洲最赚钱银行”的悄然蜕变。两年香江行,建行不仅在经营机制、业务结构、风险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还在公司治理、人力资源、业务流程等方面推行了力度颇大的变革。

  事实证明,经由建行引领的中国国有银行体制改革,并非其时国际有舆论称的“中国银行业的一次豪赌”,相反,这是一个战略远见与实践智慧的完美结合。短短两年,中国银行业已从国际舆论看“破产”的行业,一跃而成中国经济最富代表性的朝阳产业,并成为国际资本追逐的热土。作为先行者的建行,功不可没。  

  《银行家》杂志的惊讶 

  “想想看,中国的银行竟然比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强国的巴克莱银行、美国运通还要值钱———这是多么令人吃惊啊!”。2005年10月27日,当建行上市首日以660亿美元的身价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时,见惯世面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在随后的一篇评论中也不由地发出惊叹。

  此前两年,中国银行业给人的印象还一直是坏账率高居不下,贷款缺乏风险意识,管理机制陈就,甚至贪污事件频出。一种夸张的意见甚至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技术上已经破产。然而短短两年,以建行为代表的中国的银行股竟然在国际上受到热捧,这不能不让人感慨。

  《银行家》杂志注意到,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国政府对于银行业的主动改革,及对银行引进境外投资者和上市持鼓励态度。不过考虑到既往的历史因素,该杂志仍将由建行开启的中国国有银行改革历程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场豪赌”:如果成功,中国的金融体系自此可以踏上健康的自我发展之路;如果失败,则将在国际市场上遭到投资者的抛弃,并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建行的改革上市具有范本意义,他为其他国有银行改革提供了路径参考。”一位大型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他表示,这个模式可以总结为注资———股改———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并最终通过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来获得持续地健康发展。

  事实是,通过引进美国银行作为其战略伙伴,并到香港上市,建行不仅获得了比其战略伙伴更高的估值,更一举创下当年全球最大IPO的纪录。而且其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架构和风险管理体系已得以建立,盈利能力也开始为国际市场所认识,并为此后中行与工行的成功两地上市起到了良好的铺垫效应。

  数据显示,建行税前利润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建行登陆 对A股影响几何(6)
  • ·建行登陆 对A股影响几何(5)
  • ·建行登陆 对A股影响几何(4)
  • ·建行登陆 对A股影响几何(3)
  • ·建行登陆 对A股影响几何(2)
  • ·建行登陆 对A股影响几何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