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今日焦点
 
 
农产品业央企重组蓄势待发
发布时间:2010/8/27 11:35:47
 
文章内容

在下半年央企整合攻坚战中,央企粮油等农产品业重组正蓄势待发。有消息显示,有关部门计划以中储粮、华孚集团、中储棉为主体组建“国家战略储备管理局”,今年底可能拿出组建该机构的方案,并启动三家企业的整合。专家认为,战略储备管理局的成立应该会纳入到今年央企减个数的进程里来通盘考虑,但在性质上需进行明确,成立“战略储备公司”或者“战略粮食储备理事会”会比较合适。

据了解,正在筹备中的“国家战略储备管理局”可能将把中储粮、华孚集团、中储棉三家企业相关的糖、肉、棉花、食用油等物资储备业务进行整合,并统一管理,以后将逐步并入其他战略储备商品物资。

实际上,早在今年3月,国资委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关于中储粮并购华孚集团、中储棉的重组方案。上报方案显示,国资委合并这三家农产品类央企,主要在于农产品的政策性收购与销售是这三家央企的核心业务。而最近,有消息传出,有关部门计划将以这三家企业为主体组建“国家战略储备管理局”,今年底可能拿出组建该机构的方案,并启动三家企业的整合。

“促使农产品类央企重组的诱因,一方面是迫于央企减个数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近两年自然灾害比较多,粮食的储备和安全始终是一个头等的大问题;此外,我国在粮食管理上现在还是比较分散比较乱的,容易受到外国企业对中国传统粮食产业的冲击,种种客观因素,都促使国家有关部门酝酿成立‘国家战略储备管理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表示。

李曙光认为,该战略储备管理局的成立应该会纳入到今年央企减个数的进程里来通盘考虑了。他指出,到底是成立一个“战略储备局”还是“战略储备公司”是值得探讨的,叫作“战略储备管理局”又回到行政的老路上去了,而叫“战略储备公司”或者“战略粮食储备理事会”会比较合适。实际上,它的储备并不是纯粹被动的储备,而是有一定的经营行为以及保值增值的行为,类似于社保基金理事会的性质。

国研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秦中春认为,为避免“活粮死储”,应支持储备企业向生产环节延伸,以及开展相关加工、物流业务,减少流通环节,延长社会服务价值链。支持加工企业与粮食储备企业联合,或者进行资源重组、企业并购,发展产业化经营。支持中储粮公司开拓新业务,承担合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开展市场化经营和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

(证券日报)


相关文章
  • ·伦敦奥运会开幕在即 A股“参赛选手”蓄势待发
  • ·伦敦奥运开幕在即 A股“选手”蓄势待发
  • ·特别关注 6只金牛股蓄势待发
  • ·今日公告透露利好:16股有潜力 8牛股蓄势待发
  • ·券商提示特别关注 8只金牛股蓄势待发(名单)
  • ·特别关注 8只金牛股蓄势待发(12月4日)
  • ·华夏基金股权转让落定 6只新品蓄势待发
  • ·特别关注:券商看好8只牛股 蓄势待发(名单)
  • ·幸福黄金网:金银继续回调 蓄势待发
  • ·未来两年业绩无忧 8只股借长假效应蓄势待发
  • ·[图文]青海华鼎:股价在震荡箱体上沿蓄势待发
  • ·[图文]短期多方量能无力支撑盘面 空方蓄势待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