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热点聚焦热点聚焦
分类导航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追问“海普瑞现象” 解疑新股发行制度
发布时间:2010/4/30 20:08:29
 
文章内容

  尚未上市的海普瑞将发行价定为每股148元,刷新了A股上市公司发行价的最高纪录;其资金募集也创造了6倍的新超募纪录,立即引起市场各方热议。这家医药公司跻身发行价榜单之首靠的是什么?其定价是基于业绩预期还是基于概念炒作?这样的发行定价模式能否持续?

  透视“海普瑞现象”的成因,探讨其中的得与失,无论对于回答公众的关切,还是改进新股发行机制,乃至提升整个市场的透明度和运行效率,都是十分有现实意义的。

  高价之最是能否站稳?

  海普瑞发行价已经是148元了,上市后可能更高。那么,它的这一高价股地位能够稳住吗?

  “高价之最是否能站稳,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北京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吕随启表示,第一,如果公司基本面、业绩、成长性好,就能够构成支撑。第二,能否支撑,要看业绩是包装出来的神话还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是包装出来的,总会有原形毕露的那一天。”

  对于高价发行现象,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认为,关键还是要研究公司的基本情况,要看公司的业绩是否能够持续、高速增长。当然,这都有待观察。

  “海普瑞高价发行,我认为还是正常的,此前的创业板股票中,发行市盈率也有达到80多倍甚至更高的。”吕随启表示,海普瑞是绝对价格最高,与创业板相比市盈率并不是最高。他同时认为,海普瑞的基本面还算是比较好的。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指出,新股高价发行的确有一些特殊的原因。除了业绩好、成长性好之外,行业景气也相当好,有的正好是目前市场炒作的最热门行业。其次,今年以来高价股不断上涨,推高了新股发行价。

  资金超募

  该不该控制、怎样控制?

  目前,IPO“超募”可谓让新上市企业忧喜交加。有市场人士认为,“超募”代表着市场对高增长企业的肯定,但也有市场人士指出,超募与供给管制较严,投资者盲目追捧新股,机构炒作新股,造成了新股市盈率不断推高。

  以海普瑞为例,根据招股意向书,公司此次募集资金拟投项目总投资约8.65亿元。若按照发行数量4010万股计算,此次募集资金总额将不少于59.3亿元,超募约50.65亿元,超募倍数逾6倍。

  这甚至超过了创业板超募倍数最高的世纪鼎利,后者的超募倍数为4.5倍。

  “超募是市场行为,如果存在大量的超募行为,这就需要打一个问号了。”吕随启表示,如果基本面没有这么好却大量超募,就有可能是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得不够好,存在包装的问题。而包装问题并不是普通投资者所能控制的。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首先,新股超募是一种市场选择;其次,新股超募对不同公司会有不同的效果。比方,一个快速成长中的优质公司,超募恰似锦上添花;反之,一个公司也许只能驾驭10个亿,你却硬要塞给它20个亿,他人却无权反对,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对高额超募资金的使用反映了一家公司的战略规划,投资者可以从上市公司对超募资金的使用上来进一步甄别发展前景。”一位证券分析师称。

  高盛“掘金”

  海普瑞是否全是偶然?

  海普瑞上市,造就了李锂夫妇中国新首富的新神话。而在海普瑞的背后,还有一个国人熟悉的投行“身影”闪现:高盛。高盛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头,其不仅在政经两界广结人脉,在市场中的操作风格亦经常翻新,有时手法诡异。此次通过海普瑞大获其益,也令人猜测不一。

  海普瑞的招股说明书的显示,公司第三大股东为GSPharma,持有公司4500万股,占公司股份的12.5%。据了解,GSPharman为GSDirect旗下全资子公司,而GSDirect系GSGroup(下称高盛)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高盛通过GSDirect,持有GSPharma的全部股权。

  2007年9月3日,GSPharma投资491万美元,成为海普瑞的第三大股东,持有海普瑞药业1125万股,占有12.5%的股权。GSPharman对海普瑞的投资全部来自其母公司的自有资金。

  2009年,海普瑞利用2.7亿元未分配利润进行扩股,总股本由原来的9000万股扩至36000万股。GSPharma持有的股份也相应扩至原来的4倍,达到4500万股。以148元发行价计算,GSPharma持有的股份账面价值高达66.6亿元,相比当初的490万美元投入成本,盈利近百倍。

  “平均获利9—10倍就很厉害了,近百倍绝对是奇迹!”有创投人士对此大为惊叹。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称,高盛一般投资项目至少1个亿,海普瑞对他们来说是个小项目,没有想到会有这么高的收益。但这其中也有很多偶然的机会。一般来说,创投公司投资一家企,PE为5—10倍。几年后上市,净利润和市盈率大幅提高,最后有100倍的收益也很有可能。

  深圳一位创投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眼光很重要,但高盛的品牌同样值钱。“高盛是通过美国看到海普瑞的,公司的价值是被市场认证过的。”目前,海普瑞公司肝素钠原料药的产销量居全球第一,是国内肝素原料药行业唯一通过美国FDA认证及欧盟CEP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制造企业。

  即便如此,高盛通过入主海普瑞,获得高得令人惊诧的收益,而海普瑞发行价又给人如此多的关注,还是不得不让人多加思量。

  新股定价能否更透明?

  如果保荐机构和承销机构早就预计到海普瑞可以卖这么高的价格,为什么不分拆股份?像海普瑞这样的高价发行是否可以继续演绎?对高倍数的超募该不该加以限制?有人在质疑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对新股的定价以及发行制度提出了质疑,希望新股定价能够更加透明。

  对此,董登新表示,新股发行不能光看价格,还要看市盈率。目前新股发行价格过高,主要一个原因还是供给失衡造成的,“物以稀为贵。”

  而对于新股发行制度到底该如何改革,李大霄提出,一方面可以打包发行,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不定期上市的方式,实行“T+N”发行,“‘N’是不确定的,可以是一天,也可以是365天。他认为‘N’为三个月比较合适,这样发行价格就会降低很多。”

  吕随启则认为具体还是要看制度如何设计。“应组织最好的专家团队论证新股发行如何改革。”他说,至少有一点,要确保发行企业、机构、个体投资者之间的利益相对均衡。

  此前,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建议为中小企业发行人提供“定价发行”等其它IPO机制的自由选择空间。对此,李大霄认为,这是从对买者比较有利的角度来考虑的,是可以考虑的。(朱宝琛)


相关文章
  • ·[图文]央行: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加大查办力度
  • ·追问“海普瑞现象” 解疑新股发行制度
  • ·尚福林:新股发行价过高 将推进发行制度改革
  • ·新发行制度下资金分流压力减轻
  • ·王东明:A股直接融资萎缩源于发行制度落后
  • ·专家:大小限问题并非新股发行制度问题根源
  • ·尚福林: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有三大重点
  • ·发行制度前行一步 新股问题仍困扰市场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