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口岸。(资料照片)
朝鲜日前做出决定,对国内货币以100∶1的比率进行兑换。更换货 币 从11月30日至12月6日进行。这一举措被外界解读为朝鲜政府意在打击地下金融、抑制通货膨胀。中朝两国隔江相望,经济交往密切 ,朝 鲜 时 隔17年再次进行货币改革,对当前的中朝边贸影响几何,备受关注。
聚焦 1 半年内丹东口岸对朝日用品出口或将下滑
本报记者 徐扬
人民币结算约占8成,中方直接损失不大
12月4日,记者从丹东市有关部门了解到,从2日起通过鸭绿江大桥的车辆开始减少,但并没有停止,朝鲜也并没有关闭口岸,中朝两国人员往来正常。一些外贸商对记者说,以往正常的时候鸭绿江大桥中朝双方来往车辆每天在200台左右,这几天每天只有几十台车,减少了一半以上。
目前,中朝贸易的70%-80%是通过辽宁省境内的丹东口岸完成的,年贸易额在10亿美元左右,丹东口岸成为了中朝贸易的晴雨表。12月1日,消息刚刚发布当天,记者电话采访了长期与朝鲜商社从事家电生意的李经理(化名)。“我们是昨天(11月30日)得到的消息。”李经理说,朝鲜这次币制改革对“大贸”影响不大,但对华侨和小商小贩就是很大的打击。
李经理所说的大贸,是指以美元、欧元或人民币结算的大宗贸易往来。丹东市外贸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中朝边贸大都以美元或人民币进行结算,我方外贸企业不会因此遭受直接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丹东地区对朝贸易出口结汇1.35亿美元,占应收汇的30.88%,进口付汇仅2017万美元,占应付汇的6.2%,这意味着在对朝贸易中,有69 .12%的出口结算和93.8%的进口结算基本上为人民币所构成。在一项问卷调查中,丹东地区人民币进出口结算约占8成,人民币已经成为对朝跨境流动的主力。
更换货币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一种强硬的改革方式。尽管中方外贸企业不会因此遭受直接损失,但是否会形成深层次的影响仍难以预料。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与我国整体进出口形势一样,今年上半年,中朝贸易也呈下降趋势。丹东一些外贸商说,从下半年开始中朝边贸又日渐活跃起来,但朝鲜更换货币会不会对刚刚复苏的贸易蒙上阴影,大家都在观察着。
丹东的外贸商们表示,尽管朝鲜国内经济形势尚不明朗,但大家都希望边贸能够一如既往,越来越火,生意别遭受冲击。
自朝鲜进行新一轮的货币改革之后,吉林省对朝贸易受到影响,一些中方企业暂停了与朝方的贸易来往。在延边朝鲜自治州的几个对朝口岸,没有了往日繁忙的景象,变得门庭冷落“鞍马”稀。
12月5日,记者在延边州的几个对朝口岸看到,虽然各口岸仍正常通关,但显得十分冷清,过境的人和车辆都不多。据了解,近来这里过境车辆和货物大幅减少,减少幅度在八成左右,但出入境人员没有受到影响。
孙永伟说,朝鲜国内很多人赶在7日之前尽可能向外抛出旧货币,朝鲜大米、玉米等粮食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断上涨。这也进一步加大了中方企业在朝鲜的贸易结算难度,暂停业务往来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延边一些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朝鲜此次货币改革很突然,在获得信息后,首先要暂停与朝鲜的业务往来,尽量降低风险和避免损失。目前来看,要视朝鲜新货币推行之后的情况,再决定对朝贸易的调整。
延边州口岸办副主任崔立军认为,随着朝鲜货币改革的推进,朝鲜会尽快调顺货币改革的不利影响,不会把对中朝贸易的影响拖得太久,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朝鲜外务省官员12月1日在首都平壤向驻朝使团通报,原朝鲜货币自11月30日起停止使用,以更换新货币。新旧货币兑换比率为1比100。这是朝鲜自1992年以来第一次更换货币。
韩联社报道,朝鲜货币大幅上调给当地市场带来困扰。报道援引一名朝方消息人士的话说:“一些平壤市民大吃一惊,陷入困惑。他们奔向黑市把私藏钱财兑换成美元或人民币。美元和人民币汇率上扬。”
上调币值前,根据朝鲜固定汇率政策,1美元兑换135朝元。法新社报道,美元在朝鲜的黑市汇率为1比2000朝元至3000朝元。若逢美元紧俏,大约2万朝元才能兑换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