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可以建立衡量绿色发展的一整套指标体系。”
11月6日,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在中国绿色经济国际论坛上作中国绿色经济报告说。
绿色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的经济体系比较,在生产和消费领域能够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加大绿色投资的决心日趋显现。11月6日,国家林业局应对气候变化办公室主任王祝雄指出,适应国家气候战略计划的要求,林业部门启动了林业行动计划,到2020年,年均造林育林面积500万公顷以上,全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到23%,森林蓄积量达到140亿立方米。
绿色投资赛跑
在2009年初,联合国环境署呼吁世界各国从2.8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刺激计划中,拿出7500亿美元投资绿色经济。目前全球有4360亿美元用于绿色产业,占总投资的16%。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绿色产业的投资,力求在绿色经济领域,尤其是清洁能源领域占领新的制高点。目前,中国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37.8%用于绿色行业投资,主要是环保、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结构调整。
据悉,低碳产业的投资能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比如风电产业的投资比火电投资在同等条件下能增加27%的就业,比天然气发展投资要增加66%的就业机会。
据王金南测算,中国目前绿色经济在2005-2007年占到整个经济的比重8%以上。预计“十一五”期间绿色产业投资总量在60800亿。
国家“十一五”规划,目前有单位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森林覆盖率等指标。上述大部分指标有望达成,特别是主要污染物在5年内下降10%,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指标,目前已经取得较大的成果。
导致如此大的差距,是因为中国目前的投资重公路轻公交。比如2006年全国城市建设投资5765亿元,其中城市公交占10.47%,道路桥梁占52.03%。为此,下一步需要增加公交的投资,提升公交出行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