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人保部2009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实录
发布时间:2010/1/22 22:07:34
 
文章内容

网易财经:我想问关于养老保险的问题。我们出台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里面有一个规定是不满十年要回到原地领取养老金,比如广东的农民工在城市交费不足十年,他来自农村,可能会回到四川,但是当地养老金的平均水平,比如说四川肯定低于广东,那么最终发到养老金的时候,统筹基金的部分,因为涉及到指数的问题,这样会不会影响农民工最后获得的养老金。

另外,关于农村新农保的问题。老人如果要获得55元国家基础养老金,它的子女必须要缴费,这个在试点当中是不是会遇到问题?

尹成基:我先回答你第一个问题。《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继续暂行办法》已经在去年年底发布,从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这个办法解决了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它的意义非常重大。对这个办法的出台,流动就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总体上是非常期盼和欢迎的。但是这个办法从颁布到实施没有留出很多政策宣传的时间,去年12月末发布了这个办法,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所以宣传的时间不够。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有一部分农民工对这个政策没有准确的把握和全面的了解,部分地方出现了农民工要求退保的问题。

这个办法在政策层面上主要是实现了五个方面的突破,或者是在五个方面作出了新的、更加明确的规定。一是进一步明确了关系转移接续的经办流程。二是进一步明确了参保权益计算。三是进一步明确了跨统筹地区的基金转移和平衡问题。四是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养老待遇的计发问题。五是进一步明确了待遇领取地的确定问题。

这个办法已经考虑到你说的问题,办法关于待遇领取地确定的原则是:首先依据户籍所在地;当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时,按照“从长”(缴费满10年的参保地)和“从后”(有几个参保地缴费都满10年则按最后的参保地)的原则确定待遇领取地;如果没有超过10年缴费的参保地,则转回户籍所在地。总之,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都能明确在一地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比如有的人员可能在某一地工作九年,在另外一个地方工作六年或者是八年,这样的话他没有在某一地连续工作超过十年的状况,最后他就要到户籍所在地领取基本养老金。

在办法当中,你说的待遇计发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一定系数计算,这对流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劳动者都是一样的,只要多缴费,个人账户储存额多,这部分养老金水平就高。关于基础养老金的计算,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作了统一规定,即以本人各年度缴费工资与本地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应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由此计算出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再与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出平均值,作为计发其基础养老金的基数;缴费满15年发给基数的15%,多缴费1年多发1%。《暂行办法》在坚持上述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流动就业人员在各参保地的各年度缴费工资要与最后待遇领取地对应的各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比较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这既保证了全国政策的统一,又相对简便。

我发现网上有一些网民提出一些意见,说如果我参保的钱当前不能提取,要到退休以后才能够领取,这样会影响当期的消费。办法规定,只要农民工参保缴费,无论是在不同城镇就业参保还是间断性在城镇就业参保,其养老保险权益都可以累加计算,这就给了农民工一个稳定的预期。而目前农民工退保只能领取个人账户储存额,单位缴费的权益没有体现出来,实际损害了农民工养老保险权益。

办法也规定,统筹基金当中的一部分,或者是大部分要跟随流动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来划转。这样单位缴费的大部分随跨省流动就业转给了转入地,减轻了转入地未来的资金支付压力;单位缴费的少部分留给转出地,用于确保当期的基本养老金支付。由于参保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主要是依据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累计缴费年限长短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息来计算,与地区之间资金转移量没有直接关系,对流动就业参保人员本人基本养老金水平核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关于你说的第二个关于新农保的问题,《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当中是有规定的,农村适龄子女要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同时,我们也要求对于符合领取条件的老年农民,要保证基础养老金全额发放。

适龄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府对他的缴费是有补助的,个人的负担相对比较小。另外,新农保的试点方案也规定,不同地区可以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如果生活水平比较低的农村,可以选缴费少一些的,可以促进适龄农民积极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谢谢。

凤凰卫视:最近很多企业已经逐渐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扩大开工,很多企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特别是在珠三角“用工荒”的问题比较突出。我们有没有掌握到这些信息,并且采取一些措施?

尹成基:谢谢你对广大农民工兄弟的关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级人类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把帮助农民工就业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农民工重新返城就业,或者是在当地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从去年二季度以后,农民工就业状况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改变,这里面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作用开始发挥;二是我们的实体经济出现了明显企稳向好的转变,企业的用工需求逐步恢复,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明显改善。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步改善,我国内需的增加,外贸进出口的增加,一部分沿海外向型企业的订单陆续增加,有的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状况,甚至还好于之前的状况,产生了大量的用工需求。

至于你说的部分地方出现“用工荒”的问题,要冷静的分析和对待。首先从总体上讲,中国的就业压力还是巨大的。今年,新成长劳动力主要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又有所增加,农村的两后生等人数也在增加。整个就业环境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就业工作任务非常艰巨。所以出现“用工荒”现象不能说明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解决,不能这样理解。

第二,“用工荒”现象的出现是阶段性、区域性和结构性的。目前技工的供应还比较少,不能够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第三,要关注和研究怎么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综合服务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对享受社会保障、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他们想融入城镇生活当中。他们对参加社会保险、给付工资水平、享受各项城市服务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很正常的,这就要求用人单位要认真对待农民工,使他们的各项权益得到保障。

前一段我看到一个报道,随着中西部区域的发展,经济社会都在不断发展当中,当地的就业机会相应增加,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会通过比较当地的工资和沿海地区的工资,作出是留在当地就业还是流向沿海地区就业的选择。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等因素对于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和流向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图文]《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发布会实录
  • ·人保部2009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实录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