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股票行情后市预测
阅读排行
  • 该分类还没有添加任何内容!
 
 
四大利空致市场加速赶底 关注一重要支撑
发布时间:2011/12/5 5:26:04
 
文章内容

下调准备金的天时地利

然而观望的态度维持了不到一天,A股的节奏再因为“准备金率的下调”而打乱。11月30日晚7点,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是继上月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之后货币政策“微调预调”的又一举措。

下调准备金率是政府货币政策放松的导向。自2307点以来的反弹基调就是基于对政策放松的预期。因而央行下调准备金率并不在市场预料之外。

东方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冯玉明就指出下调准备金率是在预期之内的。从11月中旬当时的市场资金情况来看,如果外汇占款延续目前较低的增长趋势,则年末资金面仍可能更紧,准备金率就需要作出调整。

银河证券潘向东表示,从政策意图看,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旨在缓解银行体系流动性偏紧的状况,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预留出空间,从而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血液”。这也标志着,货币政策的关注点开始从“抑通胀”向“稳增长”转变。

对于为何在这样的时刻下调,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微博)表示,并不应该纠结于这个时点。各项指标符合了就应该下调,在预期之中。而市场认为的下调是因为A股的暴跌或者二级市场的表现等原因是不可能的,而且准备金率的下调导致银行宽松出来的流动性并不能直接流入股市中。

上投摩根分析表示早于预期的这个时点反映出高层对于经济下滑的担忧,这与先前所提的宏观政策要提高预见性一致。另外由于11月30日是上个月的最后一天,可能由于11月份的信贷和贷款等金融数据并不理想。

“这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主要是针对目前外汇占款快速下降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不足,其政策意图主要是为了流动性的平稳增长。这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下降的幅度在市场的预期之内,但是时点确实超过了市场预期,但是否与当日大跌有关,尚没有严谨的逻辑关系,并且我们看到当日各国央行都在积极释放流动性。”国泰基金这样表示。

从数据方面来看,11月新增信贷或低于市场预期,贷存比已严重制约当前银行的放贷能力。要使降准能够提高放贷能力必须满足“货币可以周转”的前提,但如果等到贷存比触及75%,货币已难以周转,届时即使降准亦无法提高放贷能力,故央行只好选择在贷存比触及75%之前下调准备金率。

筑底过程仍将延续

从国际板传闻,到证监会辟谣,到央行下调准备金率,A股在瞬间实现了筹码转换、预期变更。进入12月份,面对最后一个月的冲刺,又该如何应对?

从11月初的反弹到回落,A股在2300到2500点之间的运转,你赚到钱了吗?对于众多的投资者来说,醒目踩对节奏跟随反弹,获得了收益,然而一个利空下来多杀多,前期获益尽吐。

“此次下跌为众多利空因素共振所致,预计短期会继续小幅震荡调整。从估值角度来看应该不会空间太大,同时市场已经跌到了前期底部和汇金增持的前期位置,安全性较大。预计会在近期震荡筑底。受经济影响比较大的公司建议回避,非周期股可以逐渐关注起来。”国泰基金如是说。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则仍然保持谨慎,他认为这次准备金的下调并不改变未来一段时间流动性仍然较紧的判断,该情况会持续到明年年中。

从长远一点的周期来看,在大资金开始布局2012行情的时候,兴业全球基金(微博)投资总监王晓明表示对明年股市比较谨慎。

“首先,近期股市反弹主要是因为市场流动性相对放松些,但是对未来流动性情况的预期则难以判断。货币政策总体维持稳健,货币政策微调过程是逐步的(如先进行定向准备金率调整再过渡到信贷放松),是个缓慢过程,难以支持股市短期大幅反弹;其次,股市上涨缺少基本面的支持:今年2季度以来上市公司企业利润率增幅趋缓,三季度表现更明显,预计明年1季度会出现企业利润率增速的低点,因此,今年底明年初市场投资机会不大,明年不会有大的整体性机会,较好的反弹或最早可见于2013年。”王晓明这样表示。

下一页:股指受益流动性改善中期趋势 下跌可积极布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 ·创业板暴跌突袭 四大利空拖累两市走强
  • ·四大利空突袭 大盘跳水银行股独红
  • ·四大利空突袭 A股能否“转危为安”
  • ·四大利空环绕A股 短线大盘面临回调压力
  • ·四大利空致市场加速赶底 关注一重要支撑
  • ·[图文]华讯投资:四大利空 大盘冲高回落玄机
  • ·[图文]四大利空阻扰反弹 午后能否迎来逆转
  • ·[图文]华讯投资:四大利空制约节后开门红
  • ·[组图]周评:沪指到达关键重要支撑点位2357点
  • ·[图文]早间四大利空突袭A股
  • ·[图文]重要支撑处有望止跌 反弹不宜期望过高
  • ·[图文]新旗舰中心:关注20日均线的重要支撑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