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结构转型催热内需 消费信贷“急行军”
发布时间:2010/1/25 19:21:20
 
文章内容

潜力巨大 挑战不小

上海证券报:您认为消费金融公司业务开展,对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占我国GDP比重、调整经济结构有何影响?消费金融公司在国内推行还将面临哪些挑战?

李晶: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但私人消费支出目前仅占GDP 的40%不到,而其他较大的经济体的消费支出大多占GDP 的60%左右甚至更多。中国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居民有限的收入, 中国有待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靠储蓄支付的居高不下的养老、医疗、购房、教育等费用, 以及因此形成的谨慎消费态度。

我们预计,2010 年以拉动内需为主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将持续。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有利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从而改变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增长的失衡格局。

虽然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结构,但目前而言,消费金融公司仍面临很多挑战。首先,消费金融公司贷款利率远高于普通银行利率。在信用卡普遍的年代,高利率消费金融贷款可能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其次,消费金融与银行既有的无抵押贷款业务如何差异化生存。最后,无需抵押担保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但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如何控制无抵押担保风险将是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极大问题。

贝哲民:消费金融公司的设立和相关业务的开展能够有助于中国GDP结构的调整和再平衡,提升消费占GDP比重。然而,这种效果将会逐步地、缓慢地呈现,这是由于中国储蓄率仍然偏高,同时中国的消费者并不愿意去大量借贷来支撑自己的消费。这种情况在中国的中老年群体中尤为普遍和明显,而在中国年轻一代群体中则表现相对较不普遍。

另外,我认为,消费金融公司将来在开展业务的时候还将会面临许多业务上的挑战,这包括:消费金融公司必须能够对每位借贷者的信贷风险进行有效、准确的评估;在出现消费者信贷坏账风险之时,消费金融公司必须有能力进行拨备、以及回收账款等。

杨涛:客观来说,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对于扩大内需等实质性目标来说还难以产生较大影响。目前,消费金融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有几方面:一是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二是个人信用环境的不完善,使得风险控制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在现有监管体制下,难以开展产品创新,要体现出小额、短期、无担保和抵押的本色,并不容易。四是在利率尚未市场化的背景下,融资成本较高,盈利能力有限。五是能否真正适应其业务特点,从发起人、资本规模等都逐渐放宽到“从大到小”,并且引入民间资本。

(嘉宾:摩根大通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董事总经理李晶、建设银行研究部总经理 郭世坤、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货币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杨涛、苏格兰皇家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贝哲民)

[责任编辑:jbyao]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 ·(基金)博时:认清趋势 把握受益经济结构转型机会
  • ·结构转型催热内需 消费信贷“急行军”
  • ·经济数据折射上海产业结构转型新步伐
  • ·周小川:金融业要注意工业结构转型等问题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