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政策面利好影响,7月4日,核电概念股盘中发力,沃尔核材(002130)放量成交,并急速上涨,最终以涨停价收盘。在其带动下,韶能股份,闽东电力,中核科技,江苏神通等个股均呈现快速跟涨。
21世纪网统计发现,收益核电项目重启的48只核电概念股可分为七类,各个类别及代表上市公司分别为:核电设备类27家,如生产核电主设备核岛及常规岛的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锆材料类4家,如东方锆业、升华拜克等;锆合金类2家,如嘉宝集团;核石墨类2家,如方大炭素、中钢吉炭;冷却液类4家,如兰太实业等;核发电类5家,如申能股份等;以及江西铜业为代表的铀矿类5家,累计49家。
其中,中核科技既是核电设备类上市公司,有因其母公司涉及铀矿计算入铀矿类,剔除重复,共计48家上市公司。
从所属行业来看,据万德数据显示,48只核电概念股分属于13个申万二级行业。其中,属于电气设备行业的最多,有12家上市公司,占比25%。
另外在5家以上的行业分别是,电力行业7家;金属非金属新材料行业6家;以及专用设备行业6家。
受益上市公司股本差距悬殊
根据万德数据,21世纪网发现,上述48只核电概念股不仅所属行业跨度大,就连上市日期以及总股本两项数据,48家上市公司之间的跨度都很大。
其中,最早上市的是嘉宝集团,1992年12月登陆上交所。而时间最晚的则是2011年2月于深交所上市的凯美特气。前后两者之间上市时间相差将近19年。
不仅如此,48家核电概念股的总股本亦悬殊巨大。
万德统计数据显示,截至最新数据,总股本最小的是核电设备类的科新机电,仅有0.91亿股。与此同时,涉及铀矿的长江电力却拥有165亿股的总股本,股本数量两者相差180倍。
然而,总股本巨大并不代表上市公司“不差钱”。
万德数据显示,长江电力自上市以来,曾经多次发行过权证、短期融资券、企债以及定向增发等进行再融资。其中,仅短期融资券就先后发行过17次。
总股本的大小或许潜在影响核电概念股在二级市场上的表现。
据同花顺统计数据显示,总股本仅为3.59亿的兰太实业,6月底收盘价为17.58元(复权后),7月9日以18.21元报收(复权后),短短的六个交易日,涨幅达3.58%。
然而,拥有85.90亿股的攀钢钒钛股价表现则差强人意。
6月底攀钢钒钛以29.43元(复权后)报收,而截至7月9日收盘,攀钢钒钛的股价仅为27.84元(复权后),涨幅为-5.40%。
“股本小的一般来说流动性比较好,弹性较大,当行情来时更容易受资金欢迎。因此(股价)涨的就比较好。”一位多年从事二级市场交易的人士表示。
“股价的提升当然也离不开基本面的支撑,核电概念股也是如此。比如攀钢钒钛虽然也是涉核概念股,但其主营业务是钢铁,在钢铁整个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其股价在二级市场上也难有很好的表现。”一位分析师人士指出。
核电重启受益几何?
国家重启核电项目,核电概念股究竟会从中受益几何?也许谁也无法回答这个疑问。但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当核电项目被叫停时,哪些公司受到了影响?受到的影响有多大?也许核电重启后,这些公司将重新获益,甚至不排除有些公司的受益度会增加。
仅以主营业务为阀门生产的中核科技为例。2011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分别增长22.51%和10.52%。
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中核科技有项数据是急剧下降,并在2011年是负增长的。这就是“核电阀门”的营业收入。
中核科技2011年年报显示,核电阀门营业收入为8715.5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89%。
“日本核事故发生之后,国家加强了核电项目的安全评估,相应配套核电阀门市场需求延缓和大幅度减少,影响了公司原预期的核电项目阀门订单承接和产品销售收入实现。”中核科技解释称。
与此同时,核电概念股中对渉核项目建设的投资并没有停止,东方电气便是其中之一。
东方电气2011年报显示,“2008年公开增发A股股票和2009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建设项目均已实施完成。”
其中,东方电气募投项目之一为“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限公司扩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4.4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部分关键设备,形成年产堆内构件4套的能力。”
其实,像东方电气一样没有停下渉核项目建设脚步的公司不在少数。
“国内核电核岛设备产业链完整,国内堆内构件等市场占有率高的公司,或将直接受益于核电审批重启。”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研究员表示。(21世纪网 饶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