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网9月19日讯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和中国金融政策要走向何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要继续承接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倒逼压力,刻不容缓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巴曙松是在19日于新疆举行的新疆跨越式发展下的投资机会高端论坛上发表以上观点的。此次论坛由宏源证券和《新财富》杂志共同主办,巴曙松演讲的主题是《后危机时期中国金融政策新趋势》。
巴曙松认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要继续承接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倒逼压力,刻不容缓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又要根据以往经济周期波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长期保持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巴曙松说,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需求结构的调整、供给结构的调整和要素结构的调整。城镇化、户籍制度改革、城市化的路径与区域均衡发展;收入分配改革与消费扩张、投资和消费的结合点、外需的升级等是需求机构调整的内容。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则是供给结构调整。要素结构的调整包括资源价格的市场化和环保收费、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均等化。
巴曙松指出,结构调整中的经济需要商业银行及时转型,转型的关键是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提升风险定价水平,加强成本控制,提升客户经营水平,确保风险可控。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刻不容缓,那么中长期中国经济结构将如何演变呢?在论坛上,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指出,根据国际经验,中国经济现在处在结构转变拐点,在拐点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平均在7.5%-8.5%之间。同时,消费增速会加快。消费和服务业将会是中国经济中扩张的主要动力,同时传统工业行业的领军企业将会在整合中胜出。
对于大家关注的通胀问题,王庆认为,通胀已经开始见顶,CPI会逐渐下行,到年底的时候同比增速会低于3%。至于加息,王庆说,今年没有这个可能。(全景网)
更多精彩报道,请进入全景快讯频道:www.p5w.net/kuaixun/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