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是股指期货最佳标的维持“增持”评级和40元目标价
国泰君安31日发布投资报告表示,中信证券(600030.sh)估值优势明显,是股指期货最佳标的,维持“增持”评级和40元的目标价,具体如下:
最大程度的受益于股指期货推出。证券公司将是股指期货最大的受益者。中信拥有两家期货公司,且具备全面结算会员资格,经纪业务实力和创新能力行业领先,业绩将从经纪和投资两个方面受益;短期来看,融资融券对公司的业绩增量可以达到5%-10%;长期看,对业绩的贡献将上升到10%-20%。同时,公司是沪深300第5大权重股。公司将从业绩和市场两个方面收益于股指期货业务的推出。
业绩超预期已无悬念。11月份以来,市场呈现明显的价升量涨趋势,推动4季度日均股票基金交易额仍然保持高位、环比则基本持平;同时,4季度以来,市场指数涨幅18%、较3季度的-6%而言,收益率超出预期;3季度末中信证券自营规模已达257亿元,由此,中信4季度投资业务超预期没有悬念。国泰君安预期中信证券第4季度净利润将达到26亿元,环比增长5%、同比增长近90%!从季度环比来看,业绩稳定增长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全年看,传统主业增长超预期,创新业务快速推进,业绩快速增长已然明确。
子公司股权转让风险基本释放。中信建投及华夏基金股权转让的不确定性一直是制约公司估值的主要风险。年末解决期限的临近,使得子公司股权转让预期将会逐步明朗。国泰君安认为,市场对子公司股权转让风险过度担忧,且这一风险已基本释放。国泰君安判断,悲观来看,中信建投和华夏基金股权转让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在-15%;但对公司净资产增厚十分明显。
价值低估明显,股指期货将是价值重估的催化剂。在不考虑子公司股权转让的前提下,国泰君安预期中信证券2010年EPS为1.50元,对应动态PE为21倍;即便是考虑到子公司股权转让,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10年PE及PB分别为23倍与2.8倍,在行业中估值优势十分明显。国泰君安认为,公司目前的股价尚未开始反映业绩增长预期和创新溢价。在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推出已十分明朗、子公司股权转让风险释放的背景下,公司将面临价值重估的契机。国泰君安仍然维持“增持”评级和40元的目标价。
国泰君安:券商股是股指期货最大受益者 维持证券业和大券商“增持”评级
国泰君安31日发布券商行业点评表示,券商股是股指期货最大的受益者,维持对证券行业和大券商的“增持”评级,具体如下:
股指期货推出正当时。市场传闻股指期货已获国务院批准,受此影响,期货股基本涨停、大盘权重股大幅上涨。股指期货的技术准备早已完毕,10月底以来,管理层的轮番表态也为股指期货推出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12月18日,尚福林表示“适时推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发出股指期货推出的明确信号。国泰君安认为,股指期货此时推出已是水到渠成。
券商股是股指期货推出的最大受益者。(1)目前,主要券商均已获得IB业务资格,并控股期货公司。相比于非券商系期货公司,券商系期货公司籍强大的资本实力、网点优势和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与证券市场紧密的联系,在股指期货上具备天然的竞争优势,因此,股指期货将是券商的天下;(2)中信和海通等大券商既在业绩上受益,又因是沪深300排名靠前的权重股而双重获益;(3)相比于期货概念股,券商股估值有明显支撑、业绩亦有超预期驱动,安全边际高的多。因而,国泰君安判断,券商股比期货概念股更好的投资标的。券商股必将取代期货概念股成为股指期货的龙头!
券商将多方受益,国泰君安认为,间接影响大于直接影响;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大券商受的影响要大于小券商。具体来看,券商将从两个方面直接受益:(1)直接获得佣金收入。目前,期指市场交易额远远超过现货市场,东亚地区尤甚。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主要股指期货的交易额分别占到股票交易额的3.22倍、2.46倍、1.75倍和1.61倍。(2)做大投资规模,获取低风险受益,改变投资业务乃至券商整体的盈利模式。期货市场将成为券商自营对冲风险和博取差价的重要场合。券商可以通过套保或套利获取低风险收益、亦可通过主动性投资或方向性投资博取差价。参照境外的经验,这类投资的年化投资收益率可望达到10%-15%。(3)间接提升现货市场佣金收入。境外数据表明股指期货的推出将提升现货市场交易活跃度,在日本、中国香港和美国推出当年的交易额分别增长14%、50%和22%。
长期而言,对业绩提升作用非常显著。推出初期,国泰君安假设在股指期货试点初期,期货交易额为现货交易的30%,期货交易佣金和投资收益合计将达到60-90亿元、净收入贡献度为5%-10%;而全面铺开期间,期货业务收入可达到500亿元、对净收入贡献度约20%!
维持对证券行业和大券商的“增持”评级。创新推出预期明朗,季度和年度业绩均超预期,广发借壳放行利好大券商,行业及大券商推动因素齐聚,仍建议超配。股指期货推出将是券商股走强的最大催化剂。
增持中信、海通、广发。净资本领先、经纪实力强、创新和投资能力强的券商将最大程度的受益于股指期货。测算结果表明,海通、广发、中信以及光大对股指期货业务更为敏感。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作为指数权重股的中信与海通(分别列沪深300第5与13位),将双重获益于股指期货的推出,是股指期货的最佳投资标的。中信和海通分别看到40元和23元。
国泰君安:保险业会计新规落定利空悬疑消散继续“推荐”中国太保
国泰君安31日发布保险业投资报告表示,会计新规落定,利空悬疑消散,继续“推荐”中国太保(601601.sh),具体如下:
近期压制保险股的两大主要利空因素:一是保险会计新规导致净资产减少(主要是担心中国平安),二是近期发布的有关企业年金的纳税规定引发了对税延型养老保险的担忧。
关于保险会计新规,终于尘埃落定,此次会计新规主要涉及准备金计量和保费分拆。由于新规要求准备金的折现率根据市场收益率变化,而之前的准备金按法定折现率计量,从而导致保险公司净利润和净资产的变化。从总体来看,新规对业绩影响不大,净资产和净利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具体而言,太保净资产基本持平,净利润有所上升;国寿净资产和净利润均有所上升;平安净利润也会有所提升,但需补提部分准备金,从而净资产下降,但政策上将允许一个过渡期,变化也将比较平稳。关于保费,由于投连险和万能险的分拆,国泰君安估计平安因此将下降20%-25%,太保有少量下降,国寿基本不受影响。
关于税延型养老保险,虽然税务总局在操作中存在一些困难,但作为国务院文件中明确提出的一项任务,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明年上半年推出的可能性非常大。市场的悲观预期将不会实现。
总之,会计新规只是一个财务问题,由于采用了会计规定与监管要求相分离的原则,会计新规不会影响公司的内涵价值和业务开展。但会计新规将导致保险公司以后的盈利波动增大。会计新规导致的所得税调整对各公司有实际影响,若追溯调整进行退税和补税,则平安实际得益,国寿反而受损。
继续“推荐”中国太保。推荐的五大理由:一是估值仍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二是H股发行有助于提升财务实力,对估值有支撑作用;三是2010年业务增长具备良好基础;四是资本充足,资金运用具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良好环境和机遇;五是税延型保险养老保险试点明年很可能推行,受益明显。
由于平安之前受会计新规的负面影响较多,新规确定后,中国平安存在投资机会。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