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调控过猛或助推经济减速
很多专家还表示,此次房地产调控的力度空前之大也是导致经济可能二次探底的原因。
随着二套房认定标准的出台和土地增值税的严正清算,分析人士指出宏观紧缩措施尤其是房地产调控政策可能打压过猛,导致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萧条,从而使房地产投资增速快速下降。
“无论是新开工项目投资,还是在建项目投资,增长速度都是明显下降的,尤其是新开工项目,现在降幅达到30%左右,”哈继铭分析。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也指出,“目前GDP增速在11%左右,但如果房地产出现深调,增速有可能重新放缓到8%的水平。”
哈继铭表示,虽然一季度中国GDP增速达到11.9%,但GDP本身就是一个滞后指标,加之一季度之后发生了很多调整,包括房地产大力调控,欧洲债务危机,以及美国出现的通货紧缩,这些都将影响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
政策预测
加息或再次放缓
金融危机爆发时,各国纷纷采取政策拯救经济,然而,当二次探底的阴霾笼罩上空,刺激政策的退出也被暂时搁置。
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则警告,全球经济现阶段复苏态势是各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和扩大内需的结果,若政府急于“退出”,全球经济可能“二次探底”。
事实证明,各个国家刺激政策的退出已经开始渐渐放缓。澳大利亚央行6月1日宣布,将维持当前4.50%的基准利率不变。作为执行经济刺激计划退出策略的“急先锋”,澳大利亚央行从去年10月起以每次25个基点的步调共加息六次。
而此次澳大利亚维持利率不变,似乎印证了各国对于欧债危机的担忧。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伯南克曾表示,美联储和世界各国央行当前棘手的工作,是决定加息和退出刺激政策的时机。
各大金融机构普遍认为,美联储势必将加息时点后移,花旗集团的预测报告称美联储加息要等到2011年上半年再说。
美联储以及欧央行加息的推迟也使得中国加息时点不断后移。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近日表示,预计加息将放缓。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说,对当前经济形势“极其复杂”的表述没有变,对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判断也没有变,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的政策不能退,也不应该退。
哈继铭也认为,如果上半年没有能够加息,到了下半年通胀见顶的时候,加息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减少。
观点交锋
是二次探底
还是适度回落
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刺激经济政策,刘煜辉告诉记者,由于西方过度负债造成全球经济的危机,结果中国要服大量的药。
他认为,这个“药”服下去可能的结果是导致经济结构的扭曲。本周,5月经济指标即将出炉,分析人士认为,一些数据可能表明通胀开始小幅加剧,但是,与此同时工业增加值和投资却在下降。
在刘煜辉看来,全球经济在下半年(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会步入减速阶段,进入一个比较低迷的成长期。但是,这种现象能否用“探底”来描述还值得商榷。
刘煜辉认为“探底”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但是比较明确的是,经济会进入一个比较低迷的时期,而且这种低增长在后危机时代会是一个比较长期的现象,可能2-3年,甚至3—5年。
央行和交行也认为,中国经济在2010年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很小。连平预计,今年经济仍可以保持9%-10%的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探底”应该是经济进入一个比较大幅度的下滑,比如经济增长低到7%以下,以今年中国的经济情况来看不存在这种“探底”的可能。
张立群也认为,不会探底只是稍有回落。“中国经济可能会从第一季度这个接近12%的增长水平,有一些适度的回落。”(记者吕天玲 实习生邓俊芳 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