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全面布局2010年中国经济 A股仍可享政策红利
发布时间:2009-12-21 21:25:52
 
文章内容

重构世界经济新版图

中国经济率先在全球划出一道“上行线”。国人已感受到全球经济版图正在悄然发生的改变。

虽然三季度发达国家经济形势出现好转,但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预测,今年全年美国经济将萎缩2.5%,日本和欧元区将分别萎缩5.3%和2.5%。“金砖四国”中,俄罗斯经济仍处于深度负增长状态,巴西和印度的增长率也明显低于中国。

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的拉动力量日趋明显,中国的话语权也逐步增加。G20会议同意,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提高到至少5%以上,决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在世界银行将至少增加3%的投票权。此外,G20匹兹堡峰会正式宣布,G20将永久取代G8。分析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将发挥更大影响力。

反思

振兴规划有待完善

一、部分行业“调结构”滞后

由于“保增长”的任务非常迫切,部分行业“调结构”的步伐有所滞后。以钢铁业振兴规划为例,规划提到要推进联合重组,使排名前五的钢铁企业产能占全国产能的45%以上。然而中钢协的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粗钢大中型企业产量仅占总增量的31.3%。

二、部分细则迟迟未出

产业振兴规划的实施时间为2009年至2011年的3年时间,但一年时间即将过去,一些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

三、振兴并非“国进民退”

尽管国资委与发改委屡屡辟谣说并不存在明显的“国进民退”现象,但亏损的国企山东钢铁吞并了盈利的民企日照钢铁、房地产市场上中字号国企相继抢得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的20幅热门地块成为“地王”等现象引人关注,大型国企从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受益最多的说法仍有一定市场。

四、救市战略并非“普惠”

产业振兴规划并非普惠式救市方略,而是鼓励企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在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下,振兴规划将加速行业洗牌,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手里。

以纺织业为例,内地许多中小纺企不重质量、薄利多销的盈利模式已成过去,未来能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技术特色。

明年A股仍可享“政策红利”

十一大行业振兴规划密集推出后,股市相应板块及个股随之都出现了可观涨幅。不过,不少投资者担忧,在上述经济刺激性政策出台后,股市面临“利好出尽”的尴尬。而随着通胀预期的增加,以及近日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政策利好效应递减给股市将带来巨大压力。

对此,中证证券研究中心丛榕认为,适度和灵活的政策取向,依然有利于股票市场发展,只不过增长动力从流动性推动过渡到业绩推动,从估值扩张阶段进入估值化解阶段,结构性利好取代系统性利好,单边上涨演化为振荡盘升行情。实际上,经过第三季度调整,第四季度A股市场已经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具备政策支持、业绩增长明确的个股受到资金追捧。

2010年的中国股票市场将继续享受政策红利。 对于A股而言,虽然渠道和方式有所不同,但享受政策红利的本质没有改变。

九大区域规划意义

改写区域经济失衡

在国家相继批复九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后,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今年,国家批复了九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比过去四年的总和还要多,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

如果说,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已编制了一张大网,基本上将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全面覆盖,那么,区域振兴规划就是发挥各地区的区位优势,最终实现拉动全局的最有力保障。

广州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再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多级带动,一年内批准9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现了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需要,将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多个增长带。

如同美国上世纪30年代面临过的区域经济失衡问题,去年突袭而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外向型”经济的沿海地区遭到了严重冲击,国家及时出台区域经济规划,就是旨在通过构建新的经济布局,壮大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能量。

历史数据表明,国家在一定时间段针对区域的振兴计划,将有效拉动该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拉动相关产业和企业的增长。以东北振兴计划为例,在2004年~2007年期间,东北地区GDP年平均增速为13.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比实施振兴计划前4年增速提高了3.42个百分点。

“资金流、物质流将涌向区域内的企业。”杨再高认为,在区域规划内的地区将在政策等方面享受优惠,区域建设将成为各方热点,对拉动实体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发动机作用。

以西部开发为例,从1995年到2009年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全国的占比已从16.2%提高到24.1%,中部从16.5%提高到22.2%,东北从8.9%提高到11.7%,东部沿海则从58.3%降至42%。

投资

基础设施行业先受益

振兴规划相关区域的投资前景如何?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考虑到开发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受益的首先是当地基建类企业;其次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区开发后将带动其土地价格升值,具有土地储备尤其是两江地区土地储备的公司将会受益;第三是新区在建成运营后,其主要产业将会受益于政府扶持而所给的优惠政策。

记者发现,从年初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到12月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基础建设都是各个区域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到的。包括机场、港口、公路、铁路等交通路网建设将率先启动。其中《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就明确提到,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使之成为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拓展两岸交流合作的综合通道。

招商证券有关人士表示,在国家投资4万亿元之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将再次成为拉动基础建设的契机。而包括整个基础建设上下游的建材、房地产、物流、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面临较大的投资机会。

规划内产业有实质利好

从资本市场来看,每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一出台,都会掀起一波炒作该区域内相关股票的行情,但对于各个发展规划对区域内上市公司的实际受益程度,各方则有不同的看法。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上市公司江西水泥,一位证券事务代表表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获批复对区域内上市公司有积极作用,而且水泥是基础建设最受益的品种之一,但目前国家也对水泥产能过剩进行调控,因此规划获批复到底有多大的带动作用无法预计,投资者要综合考虑。

有投资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能否在区域发展的大蛋糕中分得一杯羹,要综合考虑上市公司的管理能力、运营能力等等。不过,一些规划中提到的重点发展产业则有望获得快速发展,比如《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中重点提到发展科教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主营业务为计算机软件的开发销售等的企业构成实质利好。

全面布局2010年中国经济 A股仍可享政策红利

[责任编辑:Jackxiao]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 ·[图文]全面布局2010年中国经济 A股仍可享政策红利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