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马洲-河套地区综合开发研究将以高等教育、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
○深港机场合作已委托专家展开前期研究
○下月深港东部莲塘/香园围口岸进行实质技术讨论
○深港合作拓展新领域,包括文化、旅游、教育、清洁生产等
本报深圳讯 (记者刘畅、龚夷菲 实习生蒋偲)昨天上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深圳市政府“深港合作会议”首次在深圳举行。深圳市市长许宗衡、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共同向媒体表示,应对国际金融海啸冲击是目前深港两地政府的“当务之急”,深港将加强两地金融合作,携手应对金融危机。
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刘玉浦在会前接见了香港政府代表团。
深港合作达成五大共识
在会谈中,深港双方对过去一年的合作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并予以充分肯定。
另外,深港政府昨天共同签署了五项深港合作协议,宣布两地合作将拓展至新领域,包括教育、环保、文化、旅游等多方面。跨境重型柴油车尾气监管,中英街、吉澳岛等交界地区旅游合作,以及探索香港高校来深联合或独立办学等被提上议程。
深圳将“厚爱”港企共渡难关
许宗衡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要求深圳高度关注在深港企的发展,共度时艰。深圳市政府对此予以积极回应,深圳政府已开始优化产业环境,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等问题。他指出,深圳60%的外商投资来自港资企业,深圳第一个外资投资企业是港企,面对金融海啸的冲击,深圳将对香港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积极帮助香港企业更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占有率和覆盖率,一起共渡难关。
唐英年回应说,当务之急是应对金融海啸对深港两地的冲击。深港两地将争取尽快落实有关协议的内容,包括对于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发展,将以高等教育、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开展综合开发研究;在机场合作方面,两地已委托专家展开了前期研究;下月莲塘/香园围口岸将进行实质技术讨论;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深港两地还将开展新的合作领域,包括文化、旅游、教育、清洁生产等。
五大深港合作协议
落马洲-河套地区综合开发研究合作协议:以高等教育、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导。
深港教育合作协议:建设政府间定期教育合作沟通机制,共同制定近、中、远期合作规划,全面而有计划地推进两地教育交流合作。积极探索在深圳公办学校开设港人子弟班的可行性,努力为过境学童过关提供便利。
争取国家将高等教育纳入CEPA协议,鼓励香港高校来深联合或独立办学。继续拓展深港两地院校科研项目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对深港学生的招生力度。加强两地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交流和合作,探讨两地合作建立一所集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为一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或学校的可行性。
深港加强清洁生产工作协议:积极推动两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管理、跨境重型柴油车尾气监管、减少船舶废气排放污染等方面的合作,加强清洁生产、油气回收、在用柴油车维修、车辆尾气检测、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交流及人员培训。
结合莲塘/香园围新口岸建设,共同开展深圳河水上游段(莲塘河)污染治理工作。
深港进一步加强文化事务合作协议。
深港旅游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开发环大鹏湾地区旅游项目的可行性和中英街、吉澳岛等交界地区旅游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发掘邮轮、游艇等新型旅游项目。
[责任编辑:azure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