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财经新闻财经要闻
 
 
统计局: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连续3个月下降
发布时间:2008-11-9 0:25:56
 
文章内容

中新网11月7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我国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自7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3个月下降。

消息称,比照今年前9个月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发现,在整体高速增长的情况下,FDI(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自7月份开始,出现了连续3个月下降的情况,7、8、9月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为83.36亿美元、70.08亿美元、66.42亿美元。9月单月使用外资金额则创下年内新低,此前年内最低为2月的69.28亿美元,而2月份的数据被认为主要受春节因素影响。

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9月份,外汇储备增加214亿美元,同比少增36亿美元。而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293亿美元,远高于当月外汇储备增加额。这一现象或表明,企业收汇后并未完全结汇。这也显示企业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发生了显著变化。目前,人民币波段性贬值的出现,使得企业的结汇意愿明显减弱。

根据外汇储备减去外贸顺差及FDI数值的方法粗略计算,自6月份以来的四个月里,热钱共计流出了近800亿美元,其中9月单月流出大约145亿美元。而9月份广义货币M2增速已是连续4个月回落,同比增长15.29%,为近3年来的最低增速;M1同比增长9.43%,创出10年来的新低。

FDI被认为是热钱流入我国的渠道之一。此前,为防止热钱快速抽离引发动荡,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海关总署已联合决定,自2008年7月14日起对出口收结汇实行联网核查管理,对热钱的进入和抽离,进行严密监视。

继7月初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外债实行登记管理之后,外汇局又将从本月15日起对其对外债权也实行登记管理。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认为,选择在此时点对企业货物贸易项下对外债权实行登记管理,其最主要目的可能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对资本的流动实施更加严密的监测,加大对投机性资本的打击力度,防止资金集中外逃,避免对我国经济造成过大冲击。

[责任编辑:johnsonliu]


相关文章
  • ·统计局:对中国经济数据质疑报告缺乏论据
  • ·统计局:我国首季GDP增6.1%完全靠内需拉动
  • ·统计局:一季度工业利润较1-2月有所回升
  • ·统计局:经济运行好于预期 还需努力巩固
  • ·商务部: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已经连续7个月下降
  • ·统计局: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比任何时候都紧迫
  • ·[图文]国家统计局:私企个体拟入平均工资统计范围
  • ·上海市统计局:人均消费支出10年来首次下降
  • ·统计局:一季度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399元
  • ·世界金属统计局:全球1至2月镍市场供应过剩39,000吨...
  • ·世界金属统计局:全球1至2月锡市场供应过剩2,600吨
  • ·[图文]统计局:房价依然偏高 09年物价总体平稳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