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基金行情基金动态
分类导航
 
 
32岁刘珀宏空降天治基金 史上最年轻
发布时间:2010-3-29 19:04:18
 
文章内容

  基金公司高管进入动荡期

  在天治等一些基金公司充实高管的同时,一些基金公司的高管却在流失。

  此前,博时基金常务副总裁李全和中欧基金副总经理陈鹏相继离职在基金行业引起轩然大波。从春节开始,坊间一直传闻至少有三家规模在前20位的上海基金公司老总即将离职。传闻甚至对三位的去向也说得有板有眼,有的去私募,有的回监管层。

  “股东方面不会使他们留恋。”一位知情人士对理财周报记者称。对于很多基金公司高管来说,他们在乎的已经不是地位或是证明自己的能力。李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综合看来,促使基金公司高管离开这个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前期讨论热烈的股权激励。

  事实上,对于基金公司股权激励的问题早在2005年底就被提到监管部门。4年多来,证监会先后多次召集基金公司讨论相关事宜,但并无实质性进展。

  “股权到底能不能搞定?不行我就走了。”这是今年年初一家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在辞职前和总经理的“最后通牒”。

  与公募基金的激励机制发展到瓶颈形成对比的是近两年来私募基金的飞速发展。很多明星基金经理自起炉灶之后,业绩和规模都渐起燎原之势。

  此外,监管层对基金行业的严格管理,也是基金公司高管们和基金经理们不得不离开的原因。“我们走是正常的,某些人到现在还不走才不正常。”上海一位私募大鳄对理财周报记者说。

  日前,为了加强业内监管,证监会专门下发《基金从业人员亲属股票投资报备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基金从业人员亲属在基金公司指定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开户,亲属在买卖股票及其衍生品前需先向公司申报,并在批准当天买卖。基金公司若未能有效监管的,将对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进行“连坐”。

  “这样太‘苛刻’了,几乎到了我们的忍耐极限。”以上基金公司副总经理称。

(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lishanhu]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 ·32岁刘珀宏空降天治基金 史上最年轻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