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招
开车违规要重罚
如果说公共交通发达是日本治理交通的硬件,那么驾驶员良好的交通意识则是防治拥堵的软件。日本司机开车“一根筋”,极少并线。常见一条车道排成一溜,旁边的车道却空着。看似有些“资源浪费”,但由于乱并线的现象减少,既减少了追尾擦碰发生事故的几率,同时又增加了车辆行驶的整体速度。
尽管日本全国的汽车总保有量与中国相差不多,但是日本每年机动车交通事故并不多。以2008年为例,日本机动车交通意外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降到了1万以下,这一数字是中国的十分之一。公路上交通意外减少了,通畅程度自然有很大提高。
也许有人会奇怪,为何东京的驾驶员素质高?这除了驾驶员本身的修养问题外,还与日本完善的交通法律体系有关。如果驾驶员违规将付出很高的代价。
日本对酒后驾驶、违规变线、违章停车和超速驾驶等情况的处罚非常严厉,罚款额由几千日元到几十万日元不等,违章者还可能被吊销驾照甚至面临牢狱之灾。如果执法人员执法不公,则可能因此丢掉饭碗。
他山之石
伦敦收取拥堵费 效果差
巴黎推广自行车 值得学
伦敦从2003年2月17日开始,对进入市中心8平方英里范围内的车辆,从早晨7时到傍晚6时30分征收2英镑的拥堵费。
在伦敦征收拥堵费的第一年,行车速度达到了20年来的最快,但随着时间推移,拥堵情况又开始严重,甚至出现“越收越堵”的尴尬现实。如今,进入伦敦市中心的拥堵费已从每天2英镑上涨到了10英镑,但交通拥堵仍然困扰伦敦人。在伦敦市中心,工作日白天的平均车速只有每小时16公里。
交通拥堵也一直是法国巴黎市政府很头疼的事。为了缓解地面交通,巴黎市政府2007年夏天引进“自行车城市”计划,到2007年年底,有2.06万辆自行车散布在巴黎市内1450个自行车租赁站,为市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
巴黎的一个重要经验是,缓解交通拥堵重要的不是限制,而是优化非机动车出行环境。有实验表明,每建成一条新自行车道,该路段的骑车人数就增加20%,而开车者则减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