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论
易宪容:意在控通胀不排除再加息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此次央行再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对通胀预期的管理,意味着央行再收紧货币的流动性,要把通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易宪容预测,今日发布的10月份CPI数据肯定比上月的3.6%要高,但不一定会到4%。他解释,就算CPI破4,全年CPI不能控制在3%之内,影响也不大,关键是要看11月的CPI数据,在经过加息,调存款准备金率后,是否能抑制物价,房价的上涨,控制通胀。他表示,现在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流动性泛滥,货币量过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再进一步传导到CPI数据。他强调,如果下月货币流动性未能得到控制,物价还呈上涨趋势的话,不排除央行会再采取加息等手段。
桂浩明:目标在热钱股市影响有限
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表示,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标不在股市,而是为了对冲热钱的流入,近期我国外汇占款上升,上调存款准备金也是为了对症下药。
对于上调准备金对股市的影响,桂浩明表示,对股市的资金面不会有大的影响,短期内可能对市场的信心影响较大,可能引起市场的短线调整,但不会改变股市上升的趋势。
对于银行和地产板块的影响,桂浩明表示,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很大。
左小蕾:料年内再提准备金率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早已明确释放,但政策需要累积才能显现效果,预计年内存款准备金率还将提高。
对此,左小蕾表示,2007年为了“防通胀、防过热”进行了六轮加息都没立即控制住形势。就目前中国面临的情况,可以用“内外交困”四个字来形容,加息0.25个百分点不足以解决目前的资产价格泡沫,政策需要累积才能显现效果。所以年内,存款准备金率年内还有可能继续上调。
伍永刚:下一步会出“组合拳”
国泰君安银行业分析师伍永刚表示,央行下一步对于通胀,可能会出“组合拳”。考察不同工具的效应,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加息、加强外汇监管等都是可选择的手段,可能会综合使用。
今年来历次货币政策调控
时间 措施 调整后
1月18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6%
2月25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6.5%
5月10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7%
10月11日 上调6家银行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7.5%
10月20日 加息0.25 个百分点
11月16日 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18%
昨日相关银行股表现(部分银行)
银行 收盘价 涨跌幅
农业银行 2.77 -2.12%
交通银行 6.13 -2.08%
工商银行 4.74 -0.84%
建设银行 5.34 0.00
中国银行 3.6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