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证券之家投资理财理财学习
 
 
存款活期化加速 “储蓄搬家”迎来小高潮
发布时间:2009-12-21 21:06:51
 
文章内容

居民存款多用于打新股

“居民的存款可能大部分都用于打新股了,真正进入二级市场的资金实际上并不多。”某证券行业资深专家表示,7月份、8月份以及10月份开户的投资者比较多,这部分投资者基本都是奔新股发行而来的。

“现在打新股的热情还是很高,主要是因为其收益率十分可观,平均年收益率能达到20%。”该专家说,由于新规定的限制,每个账户的投资额度有限,因此这也给了散户相对更多的投资机会。

另据中债登公司11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周沪深两市新增股票账户超过30万户。截至上周末,两市股票账户总数为1.3790亿户。

“存款活期化还说明居民投资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在增强,居民存款期限以短期为主,增强了资金使用的灵活性,也表明居民在期待可能出现的投资机会。”赵锡军说。

同时,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的低息水平和加息预期,降低了这些定期存款续存的可能,加速了存款活期化和“储蓄搬家”。

“储蓄搬家”迎来小高潮

今年新增存款走势呈倒“V”型,“储蓄搬家”是其主要推手之一。而“储蓄搬家”向来与股市、楼市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今年股市行情走好,进入7月份之后,“储蓄搬家”也迎来了一波小高潮。

今年“储蓄搬家”始于7月份。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户存款年内第一次出现负增长,较上月减少192亿元;进入8月份后,居民户存款负增长额进一步增加至876亿元。尽管9月份出现了反复,但10月份居民户存款负增长额继续增加至2507亿元。

从历史上来看,国内居民较大规模的“储蓄搬家”发生过两次:第一次出现在1999~2000年。据央行数据显示,1999年的7月、10月与11月这三个月份均出现了居民存款负增长。与此类似的是,2000年居民新增存款在5月、7月与10月这三个月也为负增长。

第二次大规模“储蓄搬家”则出现在2007年,当年居民存款较少,达到惊人的9589亿元。其中,2007年的4月、5月、7~10月的六个月中,居民户存款均相继出现负增长。变化最剧烈的当属2007年10月份,居民户存款减少5062亿元。

巧合的是,2007年10月,A股市场达到了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当时市场普遍分析,居民存款大量地流入股市。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分析师祝朝安表示,此次居民“储蓄搬家”与股市有较大关系,7月份就有6家公司进行了网上、网下申购,其中还包括中国建筑这样的大盘股。在IPO重启之后,普通投资者“打新股”的热情较高,储蓄资金很有可能被用来打新股了。

“居民存款较少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市场对于通胀的担忧在加剧。”祝朝安说,由于通胀预期加剧,居民往往会增加消费或者投资。目前资产泡沫已经初现,居民储蓄如果大规模进入股市或者楼市,势必会加速泡沫的膨胀速度。

据央行发布的《2009年第3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综述》显示,41.6%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地投资”,这一比例连续三个季度攀升,累计提高12.5个百分点。

某证券业资深人士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随着新股发行频率的增加,预计“储蓄搬家”现象会再度上演,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的状况很难改变。

(每经记者 曾春)

[责任编辑:divohuo]

上一页  [1] [2] 


相关文章
  • ·存款活期化加速 “储蓄搬家”迎来小高潮



  • 相关说明
    |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帮助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证券之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2008 证券之家 本站法律顾问:北京姚克枫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