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
六大历史底部特征出现
如今,大盘在2400点附近徘徊,不过从本报统计的六大市场现状来看,历史底部的特征已经全部出现。
“永不消失”的破净个股
破净是什么意思,就是指上市公司股价跌破净资产值,换句话说,就是以不足1元钱的价格,买账面资产1元钱的东西。
因此破净股出现,往往都是在投资者信心低落的时候,信心低落的时候,也是每次股市底部产生的时候。
截至昨日,沪深两市共有18只个股的股价跌破最新净资产,其中安阳钢铁最新收盘价3.11元,而最新每股净资产高达4.44元,相当于打了7折。而与前期不同的是,银行业个股也似乎快出现破净个股。本周交通银行最低4.4元,而其每股净资产达4元,由于其中期每股收益近0.4元,这也就意味着若其股价没什么变化,到年底交通银行也将被动破发。
18只破净股,这与2008年低点的破净大潮相比,显然不值一提,因为当年11月有200多只个股破净,但是值得注意的是,18只的数量已超过2010年沪指2319点时的水平。
“驻足观望”的场外资金
一个好的市场,投资者总是趋之若鹜,一个坏的市场,总是门可罗雀。
根据中登公司的数据,上周两市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仅为707.41万户,环比下降了18%。A股交易账户占A股账户总数的比例只有4.4%。
“投资者入场的意愿达到了冰点”,知名证券市场主持人左安龙(微博)
说,很多投资者开始后悔这个时候的投资行为,认为大盘年底机会几乎没有,而大盘的走势也在不断验证着他们的观点。
而伴随指数逐步走低,两市成交量日趋下降,9月最低一天仅不足900亿,A股换手率创出2008年以来新低,这些都反映出场外资金观望,场内投资者也不愿意多交易。
“历史冰点”的估值水平
股市操作的技术有千百种,但核心只有一个,低买高卖。
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A股的确不算贵,加权市盈率已经低过2319点,直逼1664点,接近十年来的相对低点。
统计显示,当前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仅为14倍左右,早已跌破了2005年的历史底部998点14.88倍的水平,相较2010年2319点底部16.34倍的估值水平,跌幅也超过14%。而代表蓝筹股的沪深300指数最新市盈率已跌至11倍附近,跌破1664点时的12.25倍水平,也低过998点时的12.39倍的估值水平。
然而,当前市场的低估值几乎完全由权重股贡献,除去它们,中小盘个股市盈率依然高企,由于中近几年来小盘新股持续发行,因此与2008年相比,没有完全的可比性。
只能说,虽然估值并不是判断市场底部的绝对指标,但相对低的估值将逐渐吸引新多资金入场。
“再现破发”的新股市场
这两年来,新股不败神话早已被打破,破发潮是一波一波的,特别是在大盘行情不好的时候,投资者打新中签便如“中箭”。如今破发潮再现,据统计,9月以来,沪深两市共有13只新股上市,其中近半数已经破发。
而目前,A股市场正面临今年以来最大IPO中国水电的上市,该股昨日完成了申购,接踵而至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启动IPO,巨无霸上市之后能否保住发行价,以目前的市场环境来说,非常悬。
不过令人期待的是,去年市场见底,也正好是在年内最大IPO农业银行上市之后。
“全面亏损”的公募私募
在弱势市场面前,就算是机构也抗不住。今年,基金遭遇了有史以来的全线下跌。
昨日收盘,沪指累计跌幅为14%。而可统计的363只偏股型基金全线亏损,跌幅在20%以上的基金共有70只,占所有偏股型基金的比例接近两成,而跑输大盘的比例更是高达近七成。这70只跌幅20%以上的基金中,信诚基金及招商基金各占4席,分别为信诚优胜精选、信诚中小盘、信诚精萃成长、信诚四季红、招商大盘蓝筹、招商安泰股票、招商先锋和招商优质成长,跌幅均在20%-30%之间。
以相对收益为考核指标的公募基金举步维艰,最求绝对收益阳光私募私募也难逃厄运,最大亏损达到48.72%,截至9月已经有110只产品净值不足0.8元,濒临清盘红线。
都说散户要跟着机构买股票,但当机构都全面亏损时,谁还能充当散户风险标。
“终于出手”的产业资本
还是那句话,低买高卖。每逢弱市,总有产业资本出手。随着大盘成交频现地量,上市公司大股东屡屡进场增持自家股票,截至目前,上市公司大股东9月份以来的增持金额已超过8月份近七成。
一般而言,产业资本增持体现了对上市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认为公司当前估值水平偏低。
数据显示,9月共有37家公司发布了增持公告,根据公告,包括公司类股东、自然人及高管在内总计净增持了3.63亿股,累计实际入场资金约23.19亿元。其中长江电力大股东增持资金额度最高,中国三峡集团通过二级市场以6.32元的每股均价买入长江电力30294847股,耗资近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