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市盈率与
成熟股市接近
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已达2000家,和全球主要股市相比不算少了;总市值已位居全球前三位,这个规模与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基本一致。由于中国的大部分大型公司已上市,因而上市公司的经营已经逐渐反映中国经济的状况,占GDP的比重越来越大。股市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会逐渐体现。
而且,沪深股市的估值水平已与成熟市场比较接近了,刚结束的上市公司三季报体现了这一点。沪深两市1997家上市公司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总额12.27万亿元,相当于同期我国GDP总量的45.66%,可比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35%;前三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35.25%;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375元。
令人欣喜的是,这个业绩是史上最好的。从净利润总额看,历史最高的是2007年,那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不到1万亿元。2009年打破了这个纪录,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1.085万亿元。今年前三个季度,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总额已超过去年,显然今年将创历史新高。前三季度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375元,也是史上同期最高。
净利润总额增加,有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的因素。和去年年报1836家公司相比,今年三季度公司数量增加了161家,不过大多为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它们净利润较低,对总额影响不大,影响大的是农行等大公司。我们扣除农业银行、光大银行等几家今年上市的大盘蓝筹公司,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额依然超过1.1万亿元,仍然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可见,今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是实实在在的。
由于业绩创新高,使得沪深股市目前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预计今年沪深上市公司全年净利润总额将达1.6万亿元,10月底沪深股市总市值27万亿元,以此计算沪深股市整体市盈率仅16.87倍,处于历史低位,与全球成熟市场基本一致。
沪深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业绩创新高,主要依靠的是大盘蓝筹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总额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总共只有17家,但这17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额合计为7388.8万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61.57%,而这17家公司净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1698.6亿元,其中11家银行业绩全部创出历史最好水平。如果没有这些大公司的业绩增长,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中国石油这样的公司进入全流通时代,并不会影响市场的估值水平,反而会成为市场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