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今日收盘,沪深两市共计上涨股票145家,涨停股票仅百科集团、网宿科技和ST科健3只。就今日新上市的三只新股的情况来看,理工监测开盘报58.1元,收盘上涨37.52%;N中联开盘报41元,收盘上涨38.00%;N普利特开盘报35.11元,收盘上涨36.89%。两市共计下跌股票1452只,其中跌停股票近60只,其中跌停的S、ST和*ST类股接近50只。就权重股来看,今日沪市前50大权重股中除中国平安停牌之外,共有5只权重股上涨,43只权重股下跌,而中信银行收平。可见今日权重股中空方力量占据优势,后市挖掘新主线,为后期反弹储备弹药。
本月第一周市场的走势一度让人们对风格转换的预期非常强烈,然而随后银行和地产板块先后偃旗息鼓,使投资者期盼的二八转换未能持续。受到外围市场冲击、年末扩容压力继续增大以及政策面等因素的影响,大盘本周从3300点上方回落至3100点关口。从市场主力的角度来看,由于今年业绩已经相对良好,因此目前并无很强的做多冲动,布局来年或是首选任务,而优化产业结构的任务已是下一个阶段投资的重中之重。
1、发掘2010年行情主线
首先,扩大内需是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主线。2009年,在出口水平无法和往年相比的情形下,中国政府开始了以刺激投资来达到经济转型的政策。2010年,我们预计政策重点将不会再单一地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天平将向“调结构”的相关产业倾斜,以拉动内需为主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将持续。因此,2010年中国经济将呈现高增长和低通胀格局仍然将会保持,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将呈现“两快一慢”的格局:出口和消费增速加快,投资增速回落。
我国前三季度GDP增长7.7%,其中,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有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而出口则拉低GDP3.6个百分点。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但私人消费支出目前仅占GDP的40%不到, 而其他较大的经济体的消费支出大多占GDP的60%左右,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GDP近70%, 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就此来看,我国内需的增长尚有巨大潜力,只要政府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及改善居民购买能力,消费品、服务业、高科技行业和新兴产业等必会成为调整结构的受益方。循着这个思路,寻找确定性的机会不失为应对来年震荡行情的良策。
第二,通胀预期。CPI在连续9个月负增长后转正,同比上涨0.6%,环比也上涨0.3%。尽管PPI仍然负增长,同比下降2.1%,但降幅比上月缩小了3.7个百分点。CPI的转正和PPI降幅的急剧缩小,无疑加剧了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但由于2010年大部分时间内CPI通胀率同比增幅很有可能维持在4%之下,因此我们认为通货膨胀并不会出现恶化的局面,中央政府很可能推迟大规模紧缩货币政策出台时间。正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所言,CPI转正主要受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带动,因此食品、相关原料(如豆油、豆粕和白糖等)和水电燃料等资源价格的上涨最终会体现到其业绩之中,所以这些板块也是投资者应当在明年的布局中值得注意的投资主线之一。
第三,关于房地产市场。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09年超预期复苏之后,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及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被重新提上日程,未来稳定房价、抑制过度投资行为将成楼市调控重点,政策微调不可避免,或将通过加大差别化信贷政策执行力度来抑制投资性购房。然而从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其他住房消费政策继续实施”的表述来看,政府仍然并没有下决心抑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
按照政策初衷,营业税优惠政策的终止将使购买时间在3-5年的二手房的交易成本显著增加,这可能会增加投机者的“快进快出”成本。然而这一政策执行的结果很可能会出现二手房市场量跌价增的现象,众所周知供给减少,价格上涨是一个一般的经济学原理,因此这一政策除了使政府增加税收之外,对地产市场并无实质的抑制作用。因此,虽然就近期来看,一连串的打击,使得房地产股受挫,成为市场领跌板块。但是,房地产价格并不会因此而直线下跌,因为房地产与中国经济的捆绑程度更深,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所以我们判断,政府对地产的态度仍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尤其是在政府接连重申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调下,地产基本面仍看好。
2、2010年流动性总体无忧
虽然由于进入年底结算阶段、资金回笼的需求及迫于市场扩容的压力,今年年底流动性出现了局部性的紧缩,但这并不会对明年的行情构成威胁,也不会改变市场趋势,我们认为2010年流动性仍然较为充裕。首先,年初以来货币供应增长不断上升,10月的货币供应M1增长32.0%更高于M2的29.4%,表示未来消费及投资活动会更加活跃。其次在经济回升的信心逐步增强的带动下,实体经济信贷需求仍然旺盛。今年启动的中长期基建项目需要后期资金跟进,这为明年新增贷款提供了最基本的需求。因此,我们认为,2010年信贷增长虽然同比今年1-10月的8.9万亿紧急信贷有所下降,但应该相对高于2007及2008年的3.6万亿和4.9万亿。
另外,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加强和国内维持高速增长也会助长海外资金流入。商务部发言人姚坚在一个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已稳步回升,中国11月份吸引实际外商直接投资70.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97%,11月份外商直接投资为连续第四个月增长,相比之下,10月份外商直接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仅为5.7%。我们判断,国际资金回流中国趋势将会在未来几个月中继续保持,因此即使2010年国内信贷增速稍有下降,但总体流动性依然宽松。
总而言之,金融危机过后,未来中国经济更多地转为内需已经无疑,主流资金在年底正逐步将筹码换到大内需、大消费相关个股。在估值空间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机构也正是利用加强高抛低吸操作来完成这一筹码转换,并利用震荡行情充分调整持股结构以备战明年行情。从资金流向看,机构资金在蓝筹股中还是显著流出,近期启动蓝筹股行情的可能性仍然较小,估计大盘仍将震荡蓄势,直至明年初流动性显著增强时方才具备启动条件。
[责任编辑:hongwangl]